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印度发现的新冠双重变异株扩散值得警惕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在印度发现的新冠双重变异株扩散值得警惕

来源:科技日报2021-04-30 10: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4月26日,工作人员在印度城市海德拉巴街头喷洒消毒剂。新华社发

  近日来,印度新一波新冠疫情急速恶化,日增感染人数连续超过30万人,不断创历史新高,病亡人数也以每天2千多人的速度急速攀升,疫情失控导致印度医疗系统出现挤兑现象,濒临崩溃。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大量青壮年因得不到有效医疗救护而失去生命。据报道,目前印度变异株已经蔓延到世界二十几个国家。

  科技日报记者就印度变异毒株对今后全球新冠疫情的发展及对疫苗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采访了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病毒学专家北里海雄。

  科技日报:印度双重变异株是什么样的病毒?

  北里海雄:目前在印度肆虐的变异株B.1.617,就是E484Q和L452R同时出现的双重变异株。根据国际数据库(GISAID)的数据,B.1.617是去年十月从印度登陆的变异株,今年2月以后,陆续在英国、美国、日本等二十几个国家检测到这个变异。因此,这种变异株的感染扩散可能会对目前的疫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需要十分警惕。

  另外,最近印度又发现三重变异株B.1.168(孟加拉变异株)。这个三重变异株是从双重变异株B.1.617变异过来的。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S蛋白的N439K、Y453F变异都有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这些变异株都将会对减弱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的作用,影响疫苗的防御效果。

  科技日报:目前在世界蔓延的病毒主要有哪些变异株?

  北里海雄:目前在世界蔓延的主要变异株,包括英国变异株B.1.1.7,南非变异株(B.1.351,501Y.V2),巴西变异株B.1.1.248,美国加州变异株B.1.429(或CAL.20C),以及印度变异株B.1.617等。

  英国变异株指含有D614G、N501Y变突变位点的病毒株。N501Y突变点位于S蛋白的细胞受体结合域(RBD)中6个关键接触残基之一,这个突变使病毒S蛋白与细胞受体的亲和力增加,导致病毒的传染性增加了70%。

  南非变异株和巴西变异株除了均含有D614G、N501Y以外,还发现存在E484K变异。E484K变异也是病毒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中的一个关键接触残基。一些研究显示,含E484K突变的病毒使从接种疫苗人体内分离出的中和抗体的活性下降了10倍多,具有减弱抗病毒中和抗体的效果,也可能导致病毒逃过免疫系统的识别。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加州变异株也存在L452R变异,据东京大学研究团队的报告,这个L452R变异可以使包括60%日本人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人群的细胞性免疫(HLA—A24亚型)无法识别病毒S蛋白,导致病毒能够逃逸细胞性免疫,同时也增强了病毒感染能力,减弱抗体的中和能力。所以,含有E484K/Q和L452R双重变异是目前发现的能够影响疫苗效果的主要变异株。

  科技日报:既然变异株已经在全世界扩散,目前的疫苗是否还有效?

  北里海雄:我们接种疫苗,一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中和抗体。这些中和抗体与病毒S蛋白结合具有阻止病毒入侵细胞的能力。二是诱导细胞性免疫。主要指对感染细胞具有杀伤能力的T淋巴细胞。经过2次疫苗接种后,免疫系统能够产生中和抗体的记忆B淋巴球,同时也会产生对病毒感染细胞具有特异杀伤能力的记忆T淋巴球。中和抗体负责阻止病毒再次侵入,杀伤T淋巴球负责清理体内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对病毒的特异性细胞性免疫可以阻止病情的发展及重症化。

  目前的疫苗对变异株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尽管变异株可能导致疫苗的预防效果有所减弱,但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即使这些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的预防效果不佳,但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也可以抑制病情的重症化,所以,在可以完全逃逸目前疫苗的新病株出现蔓延之前,需要尽快接种疫苗,控制疫情的发展。以色列国民的疫苗接种率超过50%,已经效果明显地控制住疫情。尽管不可能完全预防不被二次感染,但至少被感染也不会向重症化发展。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新的病毒变异株导致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完全失去中和效应,反而因为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效应)而加重病情的危险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在这种变异株蔓延之前,控制住疫情十分必要。

  从目前世界上使用新冠疫苗的情况看,还没有确凿的实验及临床证据表明,新冠疫苗抗体能够产生ADE效应。但是,目前印度的双重变异株或三重变异株感染是否会产生ADE效应,需要提高警惕,还不能放松防御,要严加防范阻止新型变异株的输入及蔓延。一旦新的变异株感染导致ADE效应,目前开发的疫苗会受到很大影响,将使疫情更加严峻,各国很难独善其身。

  因此,各国都需要加强针对变异毒株的检测,积极有效防控,加快对应新型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及临床试验,作为应急手段,需要抓紧各种抗病毒及抑制重症化等药物的研发。在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纪大瘟疫面前,世界人民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联合抗疫。(记者 陈 超)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