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凉山:在希望的田野上 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四川凉山:在希望的田野上 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科技日报2020-08-03 09: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夏季,在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一条马路宛如银灰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近处有一间间白墙灰瓦的彝家新居依山而建,远处传来一阵又一阵黄牛的“哞哞”声,这里在疫情期间建设了占地40亩的高原生态蓝莓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跟随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的脚步,走进了昭觉县火普村“科技+支部”示范基地。

  种上“洋果子” 过上好日子

  “火普村高原生态蓝莓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占地约40亩,预计亩产600斤到750斤,基地将在2023年达到丰产期,届时一亩土地能给村集体经济增加2万至3万元的收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博士董顺文说。

  火普村平均海拔2700米,辖区面积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8户6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43人。全村现有耕地3000亩,传统农作物以马铃薯为主产。

  现如今,火普村发展大棚羊肚菌种植、金银花种植、蓝莓种植和高山肉畜养殖等特色产业,其中以蓝莓为主导产业。董顺文边走边介绍说,火普村海拔高度很适合种植中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山地的土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出产的农作物品质很高。

  记者了解到,该村为贫困村,自2014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共识别出贫困人口79户243人,贫困发生率37%;2019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9500元,该村实现全部人口脱贫。

  “我以前只种苦荞面和土豆等低收益的农产品,每年收入2000元左右,后来种了高山蔬菜、冬季羊肚菌、蓝莓等,预计每年能收入8000元左右。”说起四川省农科院的定点帮扶,农户安子日木竖起了大拇指。“感谢专家不辞劳苦地帮助我们,村民都说村里种上了‘洋果子’,都过上好日子,我也修了新房子,我会认认真真地管好蓝莓基地。”

  “我们一开始不清楚适合火普村发展的产业,随后带动专家到实地进行具体考察,考察中找准问题,然后制定了具体的科技支撑扶贫计划。”四川省农科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陈沧桑说,几年里有大批的专家团队陆续到火普村开展扶贫工作,之后也通过网上直播,带动了很多农户参与技术培训。

  智慧平台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走进蓝莓栽培示范基地,农户正在给蓝莓小树滴水。记者注意到,基地里一排排挺拔翠绿的蓝莓树下,安装了许多滴水管道,而在果园的“高点”,监控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小型气象站等静静地“立”在一旁,犹如守卫果园的“卫士”。

  该基地配备蓝莓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蓝莓种植进行科学的规范化指导,通过高清图形采集系统能够对蓝莓种植苗情、虫情和日常生产作业等信息进行监测,方便专家根据远程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种植指导。

  “该平台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其中田间小型气象站实现对基地内蓝莓生长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监控,能精准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雨量、风向风速以及土壤温度、水分等要素。”董顺文说,根据天气,平台可以对灌溉用水量、用肥量进行统计,为蓝莓标准化种植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还能对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田间土壤缺水等状态进行预警告知。提醒管理者及时启动生产应急预案介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等。”

  记者了解到,那些滴水管道正是“新一代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触手”。该系统按照蓝莓标准化管理模型和精准的田间土壤墒情传感器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灌溉,实现了全智能化的水肥灌溉管理。

  “除此之外,我们的技术创新之一是整个蓝莓种植区域内不用一滴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的植保方法。在蓝莓生长整个过程中抓拍的图片,也为消费者的食用、电商销售等质量安全提供追溯。”董顺文介绍,平台监控的实时视频有400万像素,拉近拉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蓝莓生长情况如何,为我们标准化的种植提供一些专家远程的指导。

  目前,基地实现了采集、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可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情况,并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脑客户端,对温室内的设备设施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控制,实现自动灌溉和施肥。(盛 利)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