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熨平”了贫困户致富的“褶皱”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技“熨平”了贫困户致富的“褶皱”

来源:科技日报2020-09-15 10: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从山脚下出发到达6.8公里之外、海拔2100米的山上,吉补次哈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期间经历无数急转弯,但是他却拒绝将普格县旺吉旺种植合作社搬到山下。

  吉补次哈的固执是有理由的,因为山顶上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水果的生长。

  固守山顶,吉补次哈的致富之路并不孤单。得益于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他种起魔芋、黄精、半夏得心应手,而果木新品种的引入更提高了利润率,并解决了50名贫困建档立卡户的务工问题。

  脱贫攻坚,需要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力量,这是四川凉山各地的共识。在采访中,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实践中,该州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探索出不同的扶贫模式,但有一点共性是鲜明的——科技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科技成重要角色

  一口咬下去,红彤彤的“5G苹果”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在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人们利用最新的5G+物联网技术对果园土壤、气象、虫害等实施24小时监控,同时,手机远程操控滴灌等设备进行浇水、施肥,一系列操作成就了当地人眼中的“5G苹果”。

  “5G苹果”也是脱贫苹果。该园区直接受益贫困户4133户18532人,可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坐在家里,赚遍全国。”放在以前,喜德县基打村村民连想也不敢想,包村干部阿苦伍沙莫到来后,将乡亲们闻所未闻的“互联网+”引入当地,这使得全村20万斤乌洋芋的销路不愁。

  “以前,想要将这些质优、味美、营养丰富的农产品运出去,全靠大家背和担。现在,神奇的网络给大家解了围。”阿苦伍沙莫告诉记者,以前的偏远农产品“躲在深山无人识”,现在成了电商平台上的热门。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将特色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

  科技元素的植入,加快了脱贫攻坚的进程。在全民脱贫即将实现的历史性时刻,更多的人正在思考: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谋求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

  “写好脱贫攻坚的下半篇文章,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是两个重要方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普格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郭吕刚表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提前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他认为,写好下半篇文章的根本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而科技将扮演重要角色。

  凉山摘帽有“法宝”,振兴尚需“送一程”

  在喜德县小山村,何定洪曾说了一句“大话”:“以前我给别人打工,现在我自己要当老板。”如今,大话落地,成了实话。

  改变在四年前,这里创办了四川省第一个“农民夜校”,而农民点菜,教师下厨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发挥了农户的主体作用。农民需要什么,夜校就教什么——通过夜校,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掌握农业技术,越来越多的何定洪走上了致富路。

  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是当下凉山州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17.8万贫困群众脱贫任务的重要法宝。

  大凉山深处的普格县文倡村,一排排的大棚里面,农户们正忙着制作菌棒、种植菌种,这里是“80后”何显芬夫妇的创业舞台——东方菌业家庭农场。从第一年亏损5万到三年后年盈利25万,这对返乡创业夫妻历经磨难,最终玩转高科技在穷山沟里闯出了名堂。

  从飞机上看凉山,那一片片层峦叠嶂的大山像一个个褶皱,挡住了贫困户的出路。而现在,科技将“熨平”这些褶皱,改变一批人的命运。

  喜德县新联村高云早年做家电生意,后来经营超市,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能人。赚了钱之后,他总觉得该给乡亲们做点什么。种植大棚树椒致富的念头,不仅仅是灵光一闪。他将想法落地,又请来了“左膀右臂”——有了“老农技”杨跃辉的辅佐,还得了什邡市农业局技术员余明军等援彝干部的“真传”。

  科技不仅好看,更好用。如何用,这里面有学问。何显芬、高云等致富能人,活学活用高科技,最终带动一批扶贫户走上了致富路。

  从“刀耕火种”一步跨入现代农业,从贫困跨到小康,面对未来,凉山群众还需更多“扶上马,送一程”。

  这种扶与送,是人才相助,是项目支持,是政策落地,更是科技助力。他们的努力,它们的协力,必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

  (记者 王延斌 盛 利 林莉君)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