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遵义“新长征”:用科技眼发现“新场景”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遵义“新长征”:用科技眼发现“新场景”

来源:科技日报2020-11-17 09: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当新场景邂逅新科技,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洪荒之力?

  日前,一场致力于挖掘新场景的科创实验,在贵州省遵义市落下了帷幕。“遵义市2020年新场景项目征集活动”终评结果出炉,经过专家评审,16个项目入围,共同分享100万元奖金。

  由遵义市科技局主办的这次征集活动,打出了“发现新场景赋能新经济”的口号,其受欢迎之程度远超主办方预期。亚太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博士对此持肯定态度。他说,新经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局限,重构了城市竞争力。“如果能将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蕴藏的新场景挖掘出来,进一步形成科技生产力,必将为遵义这个革命老区找到发展新前景。”

  新场景+新科技 不一样的邂逅

  贵州是山区,山体滑坡之类的地质灾害频发,也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山体滑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在山体滑坡发生之前及时预警,无疑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入围的“山体滑坡预警”项目,瞄准的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难题。不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运用,让地质灾害隐患无处遁形。面对地表沉降和裂缝,哪怕是人体肉眼看不出来的一丁点变化,都逃不过预警系统的“火眼金睛”。有此神器,今后提前预警不再是问题。

  相比“山体滑坡预警”,“智慧养猪”项目更是颠覆人们传统的习惯认知。谁又能想到,像养殖这么传统的行业,竟然也开始变得“智慧”起来了。AI养殖、线上认养……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一个App来实现,黔货出山也有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云赏海龙屯”项目则通过AR、5G、全息等新兴技术,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就看遍千年海龙屯的梦想。在遵义市郊群山之巅,这处叫海龙屯的地方,是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当然也有连接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最强大脑”。“产销对接”项目将智慧农业的触角,从餐桌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将种植、采摘、检测、溯源、配送等全程纳入大数据监测,并聚焦产销对接关键环节,形成“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

  “最终入围的16个项目,是经专家严格评选脱颖而出的,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消费升级、智慧农业、双创平台、互联网经济等领域。”遵义市科技局副局长林黛君说,下一步,市科技局还将组织企业路演,推动供需对接并进行现场观摩,希望以此挖掘出遵义的科创新动力,赋能新经济发展。

  老区新征程 让科技走上主战场

  85年前,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那场遵义会议,将遵义载入了史册。85年后,作为革命老区的遵义,刚刚结束了另一场“长征”。今年3月,随着深度贫困县正安脱贫摘帽,遵义实现整体脱贫,812万老区人民告别贫困历史。

  地处武陵山和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遵义也曾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多年来,外界对遵义的印象,可能还在于白酒、辣椒、茶叶等传统产业,但事实上,“敢闯新路”的遵义人,在科技创新上从未却步。

  2018年,遵义成为西南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进入全国首批61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和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遵义的一些重大科创成果已经跻身国际国内先进行列。其中,被称为“人造小太阳”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关键部件就来自“遵义智造”;贵州钢绳自主研发的产品先后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特别是近年来,遵义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84%,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均位于全国前列。

  在脱贫攻坚之后,科技创新如何精准聚焦经济主战场,从而赋能城市发展并激活经济动能?遵义市科技局局长龙学精表示,征集活动的发起以及一系列针对新经济措施的出台,正是为了落实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希望挖掘出一批新场景,形成一批解决方案,以此推动更多的应用示范,让科技创新精准聚焦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充分赋能。”(何星辉)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