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小甘薯承担起大事业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小甘薯承担起大事业

来源:科技日报2020-11-18 09: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半个多月以来,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告早已传遍了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每个村落。全会确定和指出的发展方向,激励着冬季里仍在忙碌的每一位农民。

  在奈曼旗互利村甘薯加工厂院内,一块块雪白的“冰块”铺满院落,让人有置身冰川世界的感觉。村主任刘福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我们村企业加工粉条用的甘薯粉,正在晾晒。”

  1000多贫困人口转变思想、凝心聚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将小小的甘薯做出了大文章,整村脱贫走上乡村振兴之路,这就是互利村正在做、也将一直做下去的大事业。

  互利共赢,甘薯作纽带

  “互利”的村名源自20世纪50年代,意为互利共赢。如今,这个村子依然秉承着这个宗旨。

  互利村村民口中的地瓜又称甘薯,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今年秋季,村民王洪岩通过为村办企业销售甘薯,一个月赚了8000多元钱,而两年前,他家因病致贫。妻子生病那年,他不仅花掉了20万元医药费,也因照顾妻子而颗粒无收。

  当时,村里在甘薯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加工企业,王洪岩加入公司,以自家15亩土地入股,并被聘为长期用工,负责公司的甘薯基地从种到收直至加工的管理工作,月工资约4000元。

  仅仅一年,土地租金收入6000元,年底分红收入1500元,企业务工收入3万多元,王洪岩以“土地租金+年底分红+务工收入”3项收入,一步跨过了贫困线。

  王洪岩脱了贫,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村民分户耕种、自产自销,没有产业规模,自然不会有效益。”

  “互利村共有耕地5520亩,几乎全部入股企业,这种互利模式让公司和村民都能从中得到可观的收益,品牌效应也在逐渐形成。”村支部书记付永久说,全村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链”起了全体村民的收益,富了农民,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振兴乡村,产业来引领

  凭借小小的甘薯实现“一盘棋”脱贫,这是互利村被列为脱贫攻坚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脱贫攻坚的几年里,互利村所在的青龙山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甘薯栽植和深加工,形成了互利、平房、得力营子、青龙山4个甘薯专业村,依靠甘薯产业项目,实施脱贫户纳入产业化合作经营体系全覆盖,真正做到了产业脱贫一个不少。其中,整村土地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互利村最为典型。

  在互利村村民看来,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也预示了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兴起,因为在村民们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日渐富足的村集体经济已经开始春雨化田,启动了乡村振兴的引擎。

  “我属于公司的大股东,2017年我投入了20亩地和10万元入股,每年收入加起来9万元左右!”连续3年挣到了真金白银的村民李景良既是村里的报账员,也是企业的股东。他告诉记者,村里的甘薯产业发展已经走上正轨,农民的收入构成是“租金+分红+务工”3部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已经被锁定;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体每年按占股的8%核算,纳入村集体账户,年收入大约20余万元,这部分收入已经用于村民医疗补助和教育补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改善。

  “2018年我们村企业的收入是200万元,2019年283万元。就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时,我们预估出了今年的收入能达350万元!”付永久的激动发自内心,“我们已经不用为了填饱肚子而种甘薯了,下一步,我们要把小小的甘薯做成足以振兴全村的大事业!”(张景阳)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徽黟县:生态乡村画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