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点儿忙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点儿忙

来源:科技日报2021-01-15 09: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地球上人类又迎来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过后约一个月,3个无人探测器将驶入火星轨道附近。据《纽约时报》最新报道称,这些于去年7月发射升空的星球“探险者”们的最新动作预示着,2021年将是太空探索、发射任务和天文事件让人们应接不暇的一年。

  火星上的聚会

  去年夏天,阿联酋、中国和美国都向火星发射了无人探测器,希望能在每两年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机缩短抵达时间。这三个航天器将加入一个繁忙的“探险者俱乐部”,无论是在轨道上还是在行星表面。

  第一个到达的将是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这是阿拉伯世界的首个探测器。“希望号”将致力于研究火星大气,并将有价值的数据传回地球,预计2月9日抵达火星。

  中国的“天问一号”也将于2月10日左右进入火星轨道,在环绕火星一段时间后,将于5月着陆。《纽约时报》报道称:“完好无损地降落在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火星上是危险的。去年,中国的‘嫦娥五号’登上月球表面,带着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如果今年‘天问一号’在火星上成功着陆,中国举世瞩目的航天成就将再次创造历史。”

  在“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不久之后,也就是2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探测器将抵达并着陆火星。如果成功着陆,火星车将在干涸的火山口湖和河床中寻找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的证据。“毅力号”还将携带一架名为“匠心号”的小型火星直升机,“匠心号”将进行独立实验,那就是在火星表面执行第一次动力飞行。这架微型无人机将是人类在另一个星球上试飞的第一架直升机。

  锁定月球表面

  虽然中国在过去七年里三次把着陆器降到了月球上,但NASA自1972年的最后一次阿波罗任务以来,一直没有在月球表面着陆过。随着美国在太空的发力,这种情况可能会在2021年有所改变。

  过去十年里,NASA一直依靠私人公司建造和运营可以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航天器或是载人航天器。现在,NASA正尝试使用类似“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的计划执行登月任务。在该项目之下,NASA已与几家私人公司签订了合同,由这些公司制造无人月球着陆器,将NASA和其他商业合作伙伴的货物运送到月球表面。

  第一家是匹兹堡的Astrobotic公司,它计划于今年6月向月球发射“游隼号”着陆器。紧随其后的可能是10月份着陆的Nova-C飞船,它是由休斯敦直观机器公司制造的机器人月球着陆器。

  此外,NASA还着眼于在未来十年内,让宇航员重返月球。它的第一步将是为美国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进行无人试射。该火箭面临着多次首射任务推迟和不断膨胀的造价,但NASA仍计划在今年进行一次名为“阿尔忒弥斯-1号”的发射任务。根据任务计划,今年11月,下一代载人航天器“猎户座”在发射后进行绕月飞行,随后返回地球。

  进军太空深处

  作为哈勃望远镜的继任者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由于技术问题和不断上涨的成本,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其他问题,望远镜的发射已经推迟了多年。NASA最终确定,今年10月,韦伯望远镜将发射升空。今年7月,NASA将发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旨在测试航天器是否能够使未来向地球表面飞行的小行星发生偏转。紧接着在今年10月,NASA计划发射露西探测器,它将造访木星神秘的特洛央小行星群。

  轨道探索之旅

  2020年,随着SpaceX公司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送入空间站,该公司可能会在2021年将更多宇航员送入轨道,但这些宇航员并不都为NASA和其他政府太空机构工作。多家公司正在与SpaceX合作,将商业载人龙飞船送上太空。其中,公理空间公司可能在今年年底将其首批私人游客送往空间站。当NASA选择SpaceX为其宇航员建造运输工具的同时,它也雇佣了波音公司来做同样的事情。在2019年12月的一次无人飞行测试中,一系列错误几乎导致波音星际航线太空舱的灾难性损失。为了补救这次失败的飞行,波音公司最早将在3月进行第二次试飞。今年,还有其他一些人类太空之旅计划。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可能会把付费客户送到太空边缘进行短途旅行。中国还可能在今年开始发射下一代空间站的部件,从而实现在未来几年内近地轨道上有中国的“一抹红”存在。

  天象奇观亮相

  2020年7月,新智彗星返回太阳系靠近太阳时,形成非常明显的彗星尾,这样的景象令人类感到惊讶;12月,木星和土星极近相合的天象也令人着迷。这是一个浩瀚无比的宇宙,从我们所在星球上的一隅之地就可以看到许多天象奇观。

  今年5月26日的月全食发生时,月球正好处于近地点附近,即所谓的“超级月亮”。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以及美国西部的人们将看到这一事件的最佳景象,美洲其他地区以及东亚和南亚也将看到一些事件。中国全境都无法看到初亏,但部分省市可以看到后面的整个过程。

  6月10日将会有一次日环食。这次不寻常的日食将越过北极,只有加拿大和俄罗斯一小部分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完整的日环食。在北亚、欧洲和美国东海岸部分地区,人们将会看到日偏食。(记者 张佳欣)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