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歌尔发布基于骁龙AR2平台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歌尔发布基于骁龙AR2平台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

来源:光明网2023-02-28 18:50

  2月28日,歌尔在2023年MWC期间联合高通技术公司推出基于第一代骁龙AR2平台的新一代轻量级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这也是首款基于骁龙AR2平台、以量产化为目的的AR眼镜参考设计,并支持Snapdragon Spaces,从而帮助品牌厂商面向市场快速推出领先的轻量级AR眼镜产品。

歌尔发布基于骁龙AR2平台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

  据悉,骁龙AR2是高通技术公司首款专为AR设备打造的系统级芯片解决方案,其分布式处理架构有助于打造性能更为强劲、能耗更低且更轻薄的AR智能眼镜。基于骁龙AR2开创性的设计,整合在AR领域的整机设计研发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歌尔本次推出基于骁龙AR2的AR眼镜参考设计更为轻薄,整机重量已降低到100g以内;拥有极速Wi-Fi 7连接,降低了AR眼镜和终端(智能手机)之间的时延,可以保持低于2ms时延进行工作,整机能耗也更低;支持SLAM与环境感知、6DoF(自由度)以及Snapdragon Space XR开发者平台。小巧轻便的外观结合优异的性能,使得该参考设计真正可以长久佩戴以实现移动办公、远程会议、游戏娱乐、学习培训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该参考设计能够与搭载骁龙8系移动平台并获得Snapdragon Spaces Ready认证的智能手机相互适配,未来还会适配更多手机、PC以及其他计算终端平台。

  与去年5月份歌尔发布基于骁龙XR2平台的AR眼镜参考设计相比,这款参考设计在外观上更接近真正的眼镜,其镜框厚度降低12.8%,镜腿高度降低30%;使用碳纤维和镁锂合金作为眼镜外壳材料,降低重量的同时提升整体散热性能。眼镜铰链则采用了创新的设计方案,支持镜腿折叠展开后弹性归位,更好地适应不同头宽,使佩戴更加舒适。

  在光学方面,该参考设计采用了全新一代自由曲面光学模组,带来更大的透过视角,使用户入眼垂直方向视野增大50%,配合38°显示FOV,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入眼最大亮度也提升至1500尼特,以更好地满足室内和户外,白天和夜晚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该参考设计还采用了便捷的磁吸拆卸更换镜片设计,用户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只轻轻一推即能拆卸更换不同光透过率的镜片(强光下使用高透过率镜片,弱光下使用低透过率镜片),并支持更换不同度数的近视镜片,进一步提升眼镜的视觉体验。除了自由曲面光学方案,该参考设计未来还将有配置其他光学方案的版本。在声学方面,该参考设计采用歌尔自研的立体声近耳声学方案,兼顾音质和私密性,同时优化了降噪算法以更好地拾取用户声音,提升声学体验。

  歌尔2015年开始与高通技术公司在XR领域紧密合作,双方已联合推出多代VR头显和AR眼镜参考设计。今年这款轻量级AR眼镜参考设计是歌尔与高通技术公司合作的第三代AR眼镜参考设计,也是首款以量产化为目的骁龙AR2平台AR眼镜参考设计。基于高通技术公司最新一代AR平台,加上歌尔强大的整机设计与系统集成能力,该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可以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在不同产品层次和细分领域的需求,从而帮助终端品牌厂商快速开发量产性能卓越的轻量级AR智能眼镜产品,为用户提供流畅愉悦的使用体验。

  高通技术公司XR产品管理高级总监Said Bakadir表示,“高通技术公司与歌尔长期合作,提供基于骁龙平台的顶级AR眼镜和VR头显,以帮助全球合作伙伴扩展XR设备。我们对这款全新的骁龙AR2轻量化AR眼镜参考设计感到非常高兴,这将有助于开创一个纤薄智能眼镜的新时代。”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