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机器人+”打开应用空间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机器人+”打开应用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3-02 16:33

  不久前,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呈现出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深化等趋势。未来需要加快机器人成熟场景普及推广,加大新兴领域产品创新,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推动产品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走进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智能机器人康复中心,记者看到,用于上肢、下肢康复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整齐排列,患者在机器人“手把手”帮助下,可主动、被动地做着上下左右移动的姿势,配合着屏幕里多元的场景,如磨面粉、煎三文鱼、抓小鱼等,让康复更精准、更有趣。

  机械臂看似简单顺滑的一个个动作背后,是一台台高性能传感器、控制器、电机配合等强大算法在“无缝衔接”地高速运转,使康复服务能够实现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康复医学科主任吴绪波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主要实现了训练效果、康复效率、智能管理三方面的助力。“比如要帮助一个中风患者站起来走路,过去需要两三个治疗师,现在有了下肢机器人,只需要一个治疗师就能方便操作。而且通过智能系统集群,可以连续性地掌握患者的功能变化,精准调整治疗方案并提升治疗效果”。

  这是我国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的一个缩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董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对机器人提出大量需求。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除汽车、3C电子两大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化工、石油等应用市场逐步打开。预计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方面,报告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建筑、教育等领域持续旺盛的需求牵引,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预计到2024年,随着新兴场景的进一步拓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持续深化“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在具体应用上,面向制造业,研制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磨抛等机器人新产品,加快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向相关领域应用拓展。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面向医疗健康,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

  “这些领域均有较大的机器人应用潜力。”董凯表示,作为生产工具,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有效解决了行业精密加工难度大、恶劣环境高风险作业等痛点。作为生活帮手,以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走入生活,在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作为特种装备,特种机器人在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实现创新应用,帮助人类征服“星辰大海”。

  董凯认为,“机器人+”应用潜力巨大。机器人化生产装备和生活工具将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和日常生活,人与机器协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增进人民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增强应用基础支撑能力

  创新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开展行业和区域“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进一步增强“机器人+”应用基础支撑能力。

  董凯表示,下一步一方面要深化产用协同、整零协作,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水平融合。充分调动用户单位积极性,靠前参与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开放应用需求以支持技术验证和产品迭代。另一方面要央地联动、行业携手,开展行业和区域“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推动将机器人产品创新和应用示范纳入行业重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开展各具特点的“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

  在打造“机器人+”应用发展生态方面,董凯建议,搭建“机器人+”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供需对接活动,推动解决跨行业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机器人应用标准研制,推动跨行业标准互采,降低机器人应用门槛。建设一批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体验中心和面向企业的试验验证中心,加速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记者郭倩 龚雯)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闭幕演出在济南举行

  • 吉林镇赉:候鸟北归进行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