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装空投领域有根“定海神针”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重装空投领域有根“定海神针”

来源:科技日报2021-04-30 10: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实施人员伞降和重装空投时,着陆速度和冲击力比平原地区都要大很多……”近日,空降兵某旅训练场上,一名老班长正结合自己多年经历为空降空投骨干进行专业理论授课,传授专业知识,他就是该旅空降空投技师二级军士长秦扬。

  重装空投是从空中把坦克、战车等重型装备精准投放到战场的空投技术,是空降兵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

  23年间,秦扬亲眼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空降兵重装空投技术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先后实现重装空投技术数十项创新。

  为重装空投技术跃升提供保障

  2005年8月,在山东半岛某地上空,数架大型运输机轰鸣而过,一件件重型装备从天而降,并安全着陆。看到这一幕,秦扬和他的战友们激动得相拥而泣。

  就在3个月前,秦扬和空降兵科研团队受领了一项任务——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演中完成战车三件连投。当时中国空降兵在重装空投技术上还不成熟,加上空投的战车都在8吨以上,而且还是三件连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是中国空降兵首次与外军联合演习,用战车3件连投来展示空降兵的实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然而在后续的2次试验中,3天摔坏了2件装备,如果不能尽快查明原因,整个任务都将停滞不前。

  “那几天大家的心情都很失落,作为小组的技术员,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压力,秦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与秦扬并肩作战的该旅空降空投技师孙秋生告诉记者,那段时间秦扬废寝忘食地研究论证各个环节,好几天都没合过眼。

  在秦扬的努力下,他们最终把失败原因定位在了主伞脱离锁上,并提出可靠改进方案,为成功实施重型装备三件连投提供了技术支撑。

  重型装备三件连投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空降兵从此迈入了“重装时代”!

  “秦扬有一股钻劲,无论遇到任何技术难题他都一定要将它攻克才肯罢休……”谈及秦扬,该旅重装空投主任熊雄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然而探索的路上注定布满荆棘。2013年,西北某大漠,秦扬亲眼目睹了一朵朵伞花张开再被冲破,装备重重地摔在地上,成为一堆废铁。

  “那时候我们感觉重装空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直到组织高海拔地区试验空投,才知道原来装备也有‘高原反应’。”秦扬说。试验归来后,他主动向单位递交了“请战书”,一定要攻克这一难题。

  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巨大的开伞动载使得平原伞无法在高原正常使用。为了尽快研制出一套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空投系统,秦扬和攻关小组奔赴高原展开试验,结合高原地区特点,对厂家研制的高原伞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改进,最终研制出能够适应高原空投的系统,为空降兵高原重装空投提供了技术保证。2016年盛夏,白雪皑皑的高原之巅,伴随着战机的轰鸣声,我国首次成功实施海拔6000米高原重装空投,当战车平安着陆,着陆场上的秦扬喜极而泣。

  “这样的试验和攻关任务秦扬经历过30多次,他是单位重装空投领域的一根‘定海神针’,也是名副其实的‘兵专家’。”谈及秦扬,空降勤务连连长徐康赞不绝口。

  顺利完成运-20高原重装空投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空降兵重装空投技术的发展,秦扬先后参与多型装备混装连投、人装同机同降、高原空投、带弹空投等重大课题研究,突破数十项技术瓶颈,助推中国空降兵成为世界为数不多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的国家。

  去年夏天,茫茫大漠戈壁上空,一场空地一体实兵演练正激烈进行。运-20机舱内,秦扬盯着飞机尾门,等待着机门打开。

  “01,投下,投下!”随着牵引伞被抛出,3辆战车从尾门呼啸而下,巨大伞花在天空中慢慢绽放开来。看着装备安全平稳着陆到地面,秦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他23年军旅生涯中第八次上高原执行任务,但这一次的任务非比寻常——完成运-20飞机高原重装三件连投,并参加空地一体实兵演练。

  面对全新的机型,有着丰富空投经验的他心里仍然没有底。他知道,换了机型,装备的装载位置、投放流程、处置方法都会发生变化。

  面对全新挑战,秦扬带领攻关小组展开了新一轮的冲锋:详细测量机内导轨之间的距离,根据飞机重心科学确定不同装备的装载位置;对牵引伞抛出机构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可靠性;进一步优化投放流程,完善特情处置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成功攻克多项难题,顺利完成运-20飞机高原重装空投,使得空降兵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从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从西北大漠到东南沿海,从中原腹地到万里边关,23年里,秦扬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先后参加重大演训任务30余次,安全组织跳伞20万人次,保障重装空投500余件,成功处置各类特情数十次,在中国空降兵重装空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夏 澎 记者 张 强)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