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护珍稀植物 看满山葱茏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护珍稀植物 看满山葱茏

来源:人民日报2021-05-27 10: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郁郁葱葱。山风吹过,枝叶的空隙中透露出一线炽热的阳光。

  鼎湖山保护区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79年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保护区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现华南植物园)负责管理。这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员黄忠良翻开一本泛黄的书,“这本《鼎湖山植物手册》记录了这里的全部共计两万多种植物,每一种我都记得。”他笑着说。

  这本皱巴巴的《鼎湖山植物手册》,伴随着黄忠良扎根在鼎湖山已39年。如今,最新版《鼎湖山植物》刚刚出版,主编正是黄忠良。

  “一年过去,鼎湖山的常见植物我基本上都认识了”

  1982年夏天,黄忠良从原中南林学院毕业,分配到了当时的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鼎湖山树木园工作。

  “我一来,植物所的领导就对我说,你是这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要好好向这里的专家学习,将来你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黄忠良被寄予了厚望,“我记得,标本组的老师从单位图书馆里拿出了这本《鼎湖山植物手册》送给我,让我学习。”

  自此,黄忠良跟着标本组的老师们整天在山上转来转去,早出晚归。那阵子,黄忠良常常需要爬上七八十度的陡峭山坡,发现新的植物物种,就采集标本。“印象中最多的一天采集了100多个标本,我拿了一个大蛇皮袋背回来的。”黄忠良回忆,“一年过去,鼎湖山的常见植物我基本上都认识了,也决心就此扎根在这座山里。”

  39年来,黄忠良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鼎湖山的每一个角落,采集了2万多份标本,还建立起一个标本室。

  “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成熟,天天就琢磨这些”

  “在鼎湖山保护区,保护优质和珍稀濒危树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保护这些植物的自然演替状态不受到人为干扰。”黄忠良说,这里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包括的树木类型有锥栗、黄果厚壳桂和荷木等,他一直负责鼎湖山珍稀濒危植物的监测和研究工作。

  除了监测,如何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人工繁育,也是黄忠良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桫椤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整个鼎湖山只发现了几棵,我们便调查它的群落生长环境,进行种群发展研究。通过反复试验,人工育种基本成功。”黄忠良笑着说,“从几株慢慢繁殖出来将近100株,在鼎湖山这一地域内,桫椤的濒危状态暂时得到缓解。”

  有了桫椤的种群保护工作经验,黄忠良开始探索对更多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观光木种子颜色鲜艳,淀粉含量高,容易被动物吃掉;格木的种子外壳硬,胚芽出不来……”黄忠良说,“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成熟,天天就琢磨这些。”就这样,一种接一种、一株接一株,黄忠良慢慢建立起了一个“珍稀濒危植物园”,在这个20亩左右的园子里,最多的时候有6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在生长;目前观光木有十来株,格木也有10株左右,长势良好。

  “虽然退休了,但我还是离不开鼎湖山”

  鼎湖山保护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城市,周边人口密度大。

  “最怕发生火灾。”黄忠良至今依然记得一次险些酿成大祸的火灾。1987年重阳节那天下午5点多钟,游客们渐渐散去,黄忠良突然接到瞭望哨报告:鸡笼山顶冒烟了。“我马上拿起打火棍,和大家集合之后,抄近路奔赴着火处,1000多米的海拔,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跑到了。”黄忠良和同事们奋力扑火,直到晚上9点才终于控制住了火势。

  “后来调查发现,是游客偷偷跑上去放鞭炮引起的。”黄忠良告诉记者,在容易发生火灾的时期,同事们要全员出动,24小时待命,守住所有进山路口。

  如今,黄忠良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研究员,也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这些年,他培养了20多名硕士博士。“我希望可以尽量多为保护区培养一些年轻人。”黄忠良深知在鼎湖山工作的艰辛,“我招学生不仅看知识的全面性,更要能吃苦。”

  “今天早上8点出发,预计下午5点多下山。”黄忠良至今仍亲自带学生上山,“2017年我退休后返聘到2019年底,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我还是离不开鼎湖山。资料搜集、写作、审稿等交接工作我还在干,有时候还会给志愿者团队的研学活动讲讲课,做点科普工作。”(洪秋婷)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