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一次去空间站怎样才能装得像只“老鸟”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一次去空间站怎样才能装得像只“老鸟”

来源:科技日报2021-05-27 09: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欢迎来到中国空间站。”

  4月29日,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中国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空中家园”。在这个“家”里,生活与工作完全变了个样。假如你是首次入住,如何伪装成一名“老鸟”,才能在空间站中生活得如鱼得水,这份“菜鸟”伪装守则,敬请收下。

  见到鱼香肉丝别太意外

  民以食为天。人们对“吃”这件事是出了名的执着,无论在地上,还是天上。

  你觉得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吃啥?汉堡?面包?蛋炒饭?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其实,从国际空间站全面建成,到现如今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多年来空间站上的食物清单一直在更迭。

  最早的版本,食物极大可能是糊糊状的。对,就是那种没有热油烹炒的浓香,也没有香料混搭的美味,只有经过特殊处理、确保不会掉渣的糊状“黑暗料理”。“口感难以形容,味同嚼蜡。”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地面上,进食时掉落一些残渣碎屑无可厚非,但在失重的空间站中,这些不起眼的碎屑可能会钻进精密仪器零件里,甚至会飘进你的鼻孔、眼睛里,后果严重到让你“怀疑人生”。

  除了糊糊外,还有类似小块压缩饼干的“一口吃”食品,以及需加水软化才能下咽的复水食品。可是不论哪一种,味道都不是重点,温饱和健康才是重点。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中,容易发生骨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等情况,因此,食品要针对失重环境可能导致的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改变,适当调整膳食的营养素,包括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

  后来,航天员们努力“奔小康”,食物种类不断增多,口味也得到相应改善。

  如今,航天员在空间站可以享受聚餐级别的“盛宴”。

  我国空间站在设计之初,就在航天员的一日三餐上下了大功夫。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中式食品,饭后还可以喝一杯用中药和滋补品配制的饮料。日前刚刚发射的天和核心舱就贴心地设置了就餐区,并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具。

  总之,空间站食物越来越“接地气”。要想在航天员面前不露怯,身为“菜鸟”的你千万记得收起对“太空食品”的刻板印象,在看到食物的那一刹要淡定,务必藏好眼神里的那丝惊讶,假装熟练地挑选你的最爱,或许就能在其中找到一份美味的宫保鸡丁。

  “老鸟”睡觉必备个耳塞

  除了吃,人生还有一件大事——睡。在地球上,踏踏实实地躺在床上一觉到天亮,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朝阳,何等惬意!

  然而因为失重,空间站里并没有床。确切地说,是不需要床。

  刘勇在其编著的《国际空间站》一书中这样写道:“每个航天员都有一个很小的睡眠舱。睡眠舱里没有床,只有一个睡袋,航天员把自己系在里面睡觉。如果不系好,航天员会在睡眠舱中飘来飘去,还可能会撞到东西。”

  再者,太空中没有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刘勇介绍,在空间站内,每隔45分钟就可看到一次日出或日落,也就是说24小时内能看到15次日出。

  当然,睡眠舱内大多没有窗户,你可以不用担心这种不同于地球的快节奏明暗交替会给你的睡眠带来巨大困扰。但另一方面,你也失去了在阳光中醒来的乐趣,只能在人为制造的黑夜白日中尽量延续地球上养成的生物钟节律。

  因此,很多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的睡眠质量并不好,以至于经常需要使用安眠药。

  除此之外,睡眠中的呼吸也是大问题。

  “地球上,空气可以流动。但在失重的空间站里,航天员睡着的时候呼出的二氧化碳会漂浮在鼻子周围。为了不被‘憋死’,航天员通常需要睡在换气扇附近,让人为制造的气流源源不断地带来氧气。”刘勇说。

  想象一下,耳边充斥着通风扇的“嗡嗡”声以及空间站其他仪器设备发出的噪声,你还能睡好吗?因此,上天之前记得带上“老鸟”的“必备神器”——耳塞。

  没有重力也可以练习“举重”

  在地球上,你可以躺上整整一天,不出门不锻炼,当一个快乐肥宅。

  在空间站里,你就不能这么懒了。

  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会造成人体肌肉萎缩、骨丢失等健康问题。因此,锻炼就成了航天员必备的“求生技能”。刘勇介绍,通常航天员每天都要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锻炼,空间站内往往配有专门的锻炼工具,如跑步机等。

  如果你在空间站上看见一种可以模拟重力的设备,可以淡定地“飘”过去,用它来举重。这也是一种锻炼方式。如果碰到其他“菜鸟”讨论为什么要模拟重力,你就可以摆出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说:“你试过在空间站举起一个人吗?那会像举起一片羽毛一样轻松。如果不模拟重力,根本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除了锻炼的“必修课”,个人卫生问题也可能让你暴露“菜鸟”的身份,切记别掉到“坑”里。

  “空间站中没有淋浴,因为失重的水会附在身体表面,而非顺着人体流下来。”刘勇告诉记者,航天员通常只能用毛巾擦拭身体,想要更精致一些,就得用不需要冲洗的洗发水洗头。

  刷牙时也有讲究。在地球上,牙膏泡沫可以吐在水池里被冲走,但在空间站中如果这么做,牙膏会飘得到处都是。因此,航天员的牙膏是特制的、可食用的——吞下去就不会飘走了。或许你难以想象,但事实就是如此。

  空间站内还有一个现象经常出现,就是航天员的裤腿容易往上飘,所以航天员们通常会穿短裤,或者干脆穿一种有带子连在脚上的裤子。因此,伪装成“老鸟”的“神器”清单里又添了一项——踩脚裤。

  除了吃、睡以及个人护理,空间站里还有很多别具一格的非凡体验,比如窗外震撼的宇宙奇观,蔚蓝炫美的地球家园,擦肩而过的其他卫星……相信你这只“菜鸟”会逐渐习惯并爱上这里的生活,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老鸟”。

  空间站生存TIPS

  餐饮:空间站的食品会适当调整膳食的营养素,包括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随着食物种类不断增多,口味也得到相应改善,如今的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的美食。

  睡眠:在空间站内,每隔45分钟就可看到一次日出或日落。此外,睡眠呼出的二氧化碳会漂浮在鼻子周围,为了不被“憋死”,航天员通常需要睡在换气扇附近。

  健身: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会造成人体肌肉萎缩、骨丢失等健康问题。因此,锻炼成了航天员必备的“求生技能”。空间站内往往配有专门的锻炼工具,如跑步机等,还有专门模拟重力的设备,可以让航天员用它来举重锻炼。

  卫生:由于失重,在太空中洗头得用不需要冲洗的洗发水;牙膏也是特制的、可食用的,这是因为吞下去就不会飘走了;航天员的裤腿容易往上飘,所以航天员们通常会穿短裤,或者干脆穿一种有带子连在脚上的裤子。(于紫月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