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观赏壮美银河,六月正当时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观赏壮美银河,六月正当时

来源:科技日报2021-05-27 09:5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进入6月,暑气渐盛,夜长更短,不过观星时也不再有受冻之虞了。6月不仅将上演一场堪称未来9年之绝唱的日偏食,还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三垣”星官的好时机。

  水星在5月中旬经历最佳观测期后,迅速向太阳靠近,到6月11日与日同升,整月观测条件都不佳。火星从去年6月直到今年5月,一直是星空中“最靓的仔”之一。从6月开始,它将慢慢淡出星空舞台,落山时间提前到了21点多,日落后可以在西北方低空中寻找它。金星则将在6月以后成为夜空主角,完成和火星的“交班”。它在6月4日和太阳同升同落,此后由昏星变为晨星,并逐渐拉开与太阳的距离,直到年底观测条件都不错。6月下旬的黎明,我们可以在东北方天空中找到它。木星和土星的升起时间,在6月也都提前到了前半夜,观测条件进一步好转。木星本月在宝瓶座,土星本月在摩羯座,它们将成为下半年星空的重要看点。

  10日日偏食,错过要等9年

  在月全食上演之后的半个月,2021年6月10日,地球上又将迎来一次日环食,加拿大、格陵兰岛西部、俄罗斯东北部可见。我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则可以欣赏到带食而落的日偏食。越往北,例如黑龙江西部、内蒙古、新疆北部,太阳被月亮遮挡的程度(食分)越大,偏食越壮观;越往西,日落的时间越晚,更有可能看到偏食的全过程,不过食分较小。

  如果我们守在同一个地方,大概需要三四百年才能见到一次日全食,而看到日偏食的机会要大得多。以北京为例,2000年—2050年期间会发生17次日偏食,平均大约三年一次。但是日偏食的频次并不均匀,2018年—2021年连续出现了5次,而下一次则需要等到9年以后了。

  放眼全国,接下来的9年里日食观测条件都不佳,仅有极西和极南部的少数地区能见到几次食分很小的日偏食。直到2030年6月1日才能再碰到一次可以让人“尽兴”的日食,届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将迎来一次日环食,全国其他地区(除南沙等岛屿外)可见日偏食。所以2021年6月10日的日偏食,尽管观测条件也不是十分理想,我们还是且看且珍惜吧!

  三垣中旬同时见,观象正当时

  作为炎黄子孙,哪怕完全不懂天文学,也多半知道牛郎织女、三垣二十八宿等。中华民族独特的星空体系,是一套极富想象力而且信息量极大的有机系统,283个星官蕴含的逻辑和智慧十分耐人寻味。每年6月中旬夜色渐起之时,我们可以在星空中同时看到举足轻重的“三垣”。这是了解我国星空文化的大好时机,而且今年6月14日之前的月相条件都很好,观测机会不错。

  “三垣”指的是北天三个较大的天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又称紫微宫或紫垣、紫宫,大体相当于北半球中纬地区所见的永不下落天区,包括37个星官,含现代星座中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的部分天区。它相当于天上的紫禁城,是天帝、太子和后宫等皇室成员生活的地方。星斗运转的枢纽——北天极就位于紫微垣里。

  太微垣位于北斗七星以南,翼宿、轸宿以北,包括现代星座中的狮子座、后发座、室女座、猎犬座的部分天区,共有20个星官。人间的皇帝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居所往往都在皇宫,偶尔也会分开。天上的星官中,则明确做了区分。太微就是朝廷之意,天帝与大臣们处理政务的场所就在太微垣。

  天市垣在紫微垣以南,房、心、尾、箕、斗五宿之北,包括蛇夫座、巨蛇座、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天区。这里是天上的“综合贸易市场”,包括19个星官。天市垣里缺少醒目的亮星,寻找起来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先找到夏夜星空中著名的织女星(天琴座α)和大火星(天蝎座α),它们之间的这片天区,就是天市垣,巨蛇座的头和尾分别构成了天市东、西垣墙的大部分。每年8月入夜之后,天市垣上升到正南正北方向,是最适宜观测它的时机。

  6月中旬入夜之后,向西南方望去,可以看到太微垣高悬于半空,它将在三四个小时后落山。东偏南方向20—60度地平高度处,是正在升高的天市垣。正北方向则“倒悬”着紫微垣,左枢、右枢和南门位于上方高空,北门低悬于地平线之上,北斗七星倒挂在垣墙左边。我们可以对照星图加以辨识。

  银心渐升高,银河观测季开启

  在北半球的日落后观测,整个春季,银河都又低又暗,不容易看到。到了5、6月之交的入夜时分,后发座位于头顶附近,银河已经低至与地平圈几乎重合,天河整个“回家”了。不过天黑之后不久,银河中最明亮的银心部分(天蝎座、人马座天区)将在东边升起。全年的银河观测季自此拉开序幕。

  6月往后,当夜幕降临大地时,银心的位置逐日升高,观测条件越来越好。随着夜色渐深,织女、牛郎、天津四组成的夏季大三角热闹登场,最灿烂的银心部分也在东南方向缓步而出,越来越高,越来越亮。

  今年6月的整个上半月,前半夜几乎都没有月光干扰,无论是想验证一下“天河回家”的神奇,还是体验夜观“星河欲转”之闲趣,都是很好的时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银河远不如我们在照片中见到的那么明亮,需要到远离光污染的郊外,才能真正领略它的壮美。

  作者:李 鉴,系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