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司理星族群或可提供 太阳系“考古”重要线索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司理星族群或可提供 太阳系“考古”重要线索

来源:科技日报2021-08-24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分布着众多小行星,其中的司理星族群,形成于25亿年前的一次碰撞事件,拥有4700多个“家庭成员”,且被认为是主带彗星133P和176P的发源地。

  8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基于空间红外望远镜对司理星族群小行星的观测数据,揭示其热物理特性,推测这些小行星表面存在非常细小的颗粒。这一成果近日刊发于《天文学杂志》。

  蕴藏着“婴儿期”太阳系的关键信息

  “此次研究有助于了解太阳系中含水冰小天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为科学家们‘考古’太阳系历史提供重要线索,并为我国正在开展的小行星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工程支撑和科学参考。”此次研究的参与者之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

  绝大多数的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带区域。它们可能蕴含了地球生命和水体起源的重要线索,同时也蕴藏着“婴儿期”太阳系的关键信息,因而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司理星族群小行星位于这一主带的外部区域,其中族群中的24号司理星是“家族”中最大的一颗。本世纪初,美国科学家在观测司理星时分析发现,其光谱在3.1微米处存在一个凹陷,此处波长对应的正是水冰吸收红外光的地方。同时,他们根据红外信号还发现了碳基有机化合物的踪迹。

  “司理星族群是了解小行星水冰演化及活动性的重要对象,通过对该族群小行星的热物理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这类小天体的物理特性和演化特征。”季江徽告诉记者。

  研究小行星为太空之旅提供工程依据

  在本次研究中,季江徽等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热物理模型,计算得到司理星族群小行星在红外波段的理论辐射流量,进而拟合获得了司理星族群中20颗小行星的热惯量、几何反照率、有效直径及粗糙度等参数的最优解,并估算了其表壤颗粒尺寸。

  “研究发现,这些小行星平均直径大约41千米,与其他族群相比,司理星族群的几何反照率普遍偏低,这与B型和C型小行星的几何反照率分布基本一致。”季江徽解释,C型小行星的光谱与碳质球粒陨石非常相似,它们的反照率很低,看起来很暗,但数量很多,约占主带小行星的75%,且C型小行星有很多含水矿物。而B型小行星是C型小行星的子类,它们看上去更暗淡,是早期太阳系含量丰富的原始、挥发性物质的残余。

  “地球上的水是否来自这些小行星?它们含有的有机质是否有生命起源或演化的痕迹?地球生命究竟来自地球自身还是小行星或彗星?另外,人类未来在进行星际探索时,是否可以利用C型小行星上的水?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将为我们未来的太空之旅提供工程依据。”季江徽认为。

  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族群小行星之间的热惯量分布相似,“较低的热惯量表明这些小行星表面存在非常细小的颗粒,反映了主带小天体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太空风化。”季江徽表示,通过对目标小天体的热惯量、几何反照率、颗粒尺寸等参数估算和分析,可评估小行星表面是否存在土壤,从而为探测器的采样方式与采样环境提供关键科学依据。同时,破解小行星更多的未解之谜,也将有利于进行近地天体防御。(金 凤)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