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夏季星空逐渐退场 11月来看带食月升吧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夏季星空逐渐退场 11月来看带食月升吧

来源:科技日报2021-11-03 09: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进入11月,热闹的夏季星空逐渐退场,秋季四边形成为星空的主角。在本月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中,水星和火星都比较靠近太阳,不易观测。金星由蛇夫座顺行至人马座,日落时分位于西南方天空,地平高度在17°以上,利于观测。木星的下落时间进一步提前至夜晚23时33分左右,前半夜可见。土星在摩羯座顺行,日落后由东南方转入西南方天空,下落时间提前至夜晚约22时13分,也是在前半夜可见。

  室壁正当空,秋后建离宫

  和其他季节相比,秋季星空略显寂寥,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过于秋季四边形。秋季四边形四星中最亮的是西北角的仙女座α,其亮度和北极星相当,另外三颗略暗一些,位于飞马座。在我国传统星象体系中,这四颗星分别属于两个星官:西边两星为“室”宿,东边两星为“壁”宿。在早期,它们同属于营室(即营造宫室)。后来壁宿(本意为东面的墙壁——东壁)从营室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宿,营室则简称为了室宿。

  我们的祖先十分巧妙地把天时、人事和星象糅合融会,让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11月的星空中完美融合。古时每年夏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的黄昏时节,正值室宿和壁宿位于南方高空。这时农忙刚刚结束,各地的劳役开始被征召起来,给君王营造宫室。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之语,这里的“定”就是室宿二星,意思是它们在黄昏后出现在南北中天时,人们在楚丘营建宫室。先民们在天上也做了类似的设定,四四方方的营室四星,被想象成四堵墙壁,它们代表了天帝出巡时的行宫;在室、壁南边的东西两侧,则有“土公”“土公吏”两个星官,是负责建造宫殿的小吏;室宿北星的旁边还设置了“离宫”星官。天上和人间不仅社会秩序相同,而且劳作时节也恰好相应,如此安排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由于岁差的影响,现在室、壁在日落后位于南方中天的时间推迟到了公历的12月中旬左右。2021年11月上旬没有月光干扰,当地时间晚上8点以后,我们可以在正南方天空找到它们。

  天王星冲日,整夜皆可见

  11月5日,天王星运行到与太阳相对的另一侧,也就是来到了“冲日”的位置,太阳落山时它正好升起。此时天王星距离地球距离最近,亮度最高,而且整夜可见,是一年中观测它的最好时机。

  天王星的英文名为Uranus,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是众神之王宙斯的祖父。它的亮度差不多是肉眼能见到的极限,不过视直径最大仅为4角秒左右,就算用高质量的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来看,也只是一个蓝绿色的模糊小点儿。

  天王星的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倾角为98度,是“躺”着公转的。它绕日运行时,时而两极朝向我们,时而侧对着我们。天王星有着暗淡、细小的环系,当前,这个环面几乎正好朝向地球,利于观测。不过其光环的反照率只有2%左右,比木炭还黑,只有用最大的望远镜才可能看到。相比而言,土星环的反照率可以高达70%。

  11月5日是农历十月初一,没有月光干扰,当天的日落时分,天王星从东南方升起,大致位于白羊座头部三颗亮星下方13度处,我们可以使用Stellarium软件查询它的具体位置。在城市和近郊地区,用双筒望远镜不难找到它的踪影;在没有光污染的郊外,我们还可以挑战一下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它。

  月掩金星,带食月升

  11月19日,我们将迎来一次月偏食,在亚洲东部、大洋洲(除极西部)、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西部、欧洲极西部和极北部、北冰洋等地区可以看到。

  我国只有西部部分区域看不到本次月偏食,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带食月升”,也就是被地影遮挡着的月亮升出地平线。对于月食或日食,“带食升”意味着越往东观测条件越好。例如本次月偏食,“带食月升”区域内,越往东则月出地平时它被地影遮挡的程度越大,观赏性越佳。反之,在“带食落”的区域内,越往西则观测条件越好。

  本次偏食非常接近于全食,食分(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月亮被遮挡的程度)达到了0.978。北京时间11月19日15点18分,月面开始缺蚀,到17点03分遮挡达到最大(称为“食甚”),18点47分月面复圆,共持续3个半小时。在北京地区观测,月亮将于16点59分升起,位于东偏北25°处。整个月面几乎一片暗红,只在右下角露出一丝亮白,非常值得一看。如果有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效果更佳。

  11月8日还将发生一次月掩金星,即月球从金星前面经过并将它遮挡的现象,但恰好发生在白天,难以看到。当天晚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角距离很近的金星合月。当天是农历十月初四,薄暮时节,一弯蛾眉月和耀眼的金星同时出现在西南方天空,可谓“月共长庚耿耿明”,值得一看。

  (陈鉴 作者系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雨后迎晚霞

  • 台风“韦帕”在广东江门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