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他用专业与带温度的救治拯救患者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他用专业与带温度的救治拯救患者

来源:科技日报2021-11-11 09: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夫,邱医生今天怎么没来查房啊?”11月9日,住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刘念(化名)等了半天后,终于忍不住向病房主管大夫问起。

  他有所不知的是,他惦记的邱医生——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邱海波刚刚踏上返回南京的航程。

  11月11日,邱海波将再次启程奔赴大连,指导当地的医疗救治工作。这将是自2020年,邱海波的第15次出征。在兰州抗疫的20天后,甘肃目前已经没有危重症患者。

  “离开兰州前,还是有些依依不舍。”11月10日中午12时,科技日报记者接通邱海波的电话时,甘肃的患者依然让他难以割舍。

  “那些危重症老年患者,非常期待看到我们。每次去查房时,他们都很喜欢跟我们聊天。被患者需要,是作为医生莫大的欣慰,我很感动于这种信任。目前,甘肃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救治也比较平稳,祝患者们早日康复。”

  “对新冠患者的救治越来越有信心”

  2年间340多天出征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前线,邱海波现在的行程,总会被最新的疫情牵动。

  但让他欣慰的是,中国医疗救治团队与新冠病毒的交手,已经越来越稳健,“我们对新冠的治疗已经越来越有信心。”

  邱海波知道这其中的不易。2020年1月20日,正在外地出差的他,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身份,投身抗疫最前线。

  邱海波白天深入重症病区,探索治疗路径,晚上就在驻地研究治疗方案,总结治疗流程和规范。巡诊中,他发现在缺乏特效药时,让患者趴下来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是很有效的手段。在他推动下,这一治疗方法已被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截至目前,他先后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从第2版到第7版的制定工作。

  “只有在患者床边,才知道患者的病情在哪里,才知道治疗会将患者带向哪里。”邱海波至今仍记得,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攻读博士期间,中国危重医学奠基人、导师陈德昌教授的身体力行,这成为影响他至今的行医圭臬。

  今年以来,德尔塔的肆虐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带来挑战,但从瑞丽、南京、扬州、厦门、兰州一路走来,邱海波和团队已经深谙应对之术。

  “本轮甘肃、内蒙古疫情中,重症患者较多,是因为老年人患基础病较多,而德尔塔毒株的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但因为有疫苗的防护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重症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遏制,而且基本可以康复。”邱海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邱海波所言非虚,他和医疗救治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患者入院当天就开始用中药,同时为年龄较大的重型、危重性患者用恢复期血浆和西药创新方法治疗,“还要做好抗凝血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俯卧位治疗、高流量治疗,尽量减少肺损伤,降低重症发生率。”事实证明,这套组合拳有效地遏制了重症、危重症的出现。截至11月9日24时,在甘肃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的确诊病例共109例,无危重型病例。

  “邱老师很严谨也很敬业,他对患者一丝不苟,对细节的掌控很到位,这让他对病例的判断很准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说。

  用带有温度的救治,变不可能为可能

  在甘肃救治期间,最令邱海波动容的是病房走廊上的画面。那些在走廊里迎着阳光散步、聊天的老年患者,那些借助代步器、提着氧气瓶锻炼走路的患者,让他看到生命的昂扬不息。

  “老年人更需要沟通、鼓励、运动,不要将老年患者隔离,而是给他们一定的交流空间,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对他们生理、心理的康复都很有帮助。”

  对于邱海波来说,给患者最大的人文关怀、变不可能为可能,是令他最欣慰的事。

  有一次,邱海波团队收治了一位产妇,当时她已经发生了休克、肝损伤及呼吸功能衰竭,所有能上的治疗都用上了,但救活的希望十分渺茫。邱海波团队和家属充分沟通后,使用体外心肺支持系统(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帮助患者闯关。经过八九天的治疗后,最终为病人撤离了器械辅助系统。

  “让每个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患者活过来,是最大的惊喜,也是医生最大的价值所在。”邱海波说。

  救患者于生死一线,于危急关头白衣执甲,伴随着邱海波33年的职业生涯。从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到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4年“8·2”昆山爆炸事故和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2019年响水爆炸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邱海波在,大家心里就有了底。

  “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重症患者在哪儿,我就应该在哪儿。”邱海波说。(金 凤)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