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社部: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人社部: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

来源:光明网2022-07-22 13:18

  光明网讯(记者蔡琳)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22年二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今年以来,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与时序进度基本一致。1-6月,全国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符合时序进度。从各地情况看,2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完成快于时序进度,但受局部疫情影响,三个省份进度偏慢。

  二是城镇调查失业率阶段性走高后出现下降。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处于较低水平。4月份为6.1%,受疫情影响走高,5、6月份连续回落,分别为5.9%、5.5%。分省看,多数省份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与全国一致。分年龄段看,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低于整体失业水平,但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三是市场岗位需求大于求职人员。上半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机构求人倍率均在1以上。其中,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1.37,同比减少0.21,环比减少0.2。在100个城市中,93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保持在1以上

  四是城乡困难人员就业稳中有增。6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23万人,同比增加160万人,25个中西部省份均已完成目标任务。1-6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5万人,同比持平。此外,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万人

  张莹介绍,从走势看,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统筹,各方面围绕就业同向发力,就业局势有望继续回暖。但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一是加快释放减负稳岗政策红利。实施政策落实快办行动,积极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补助“免申即享”,实施缓交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推进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尽早释放更大政策效益,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岗扩岗。

  二是加力促进创业和灵活就业。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深入实施创业培训,跟进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融资支持,举办中国创翼大赛等系列活动,激发劳动者创业创新动力。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三是加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持续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快线下招聘有序恢复,提升线上招聘实效,切实提高市场匹配效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动员市场力量积极提供就业服务。

  四是加大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全面启动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落实未就业毕业生普遍联系、实名服务,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提供“一人一档”“一生一策”专项服务。加快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招录进度,做好“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招募,推进百万见习岗位募集,集中发布城乡基层岗位,千方百计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五是加强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举办劳务品牌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鼓励返乡入乡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聚焦大龄、残疾、低保家庭、长期失业等困难人员,送信息、送服务、送政策、送保障。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