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信通院金键:元宇宙与数字空间未来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中国信通院金键:元宇宙与数字空间未来

来源:光明网2022-12-30 10:49

  “元宇宙为‘数字浪潮’带来了巨大的想象。”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在武汉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工业元宇宙高峰论坛”期间发表了题为《元宇宙与数字空间的未来》主旨报告,围绕元宇宙的发展背景、概念与架构、面临的挑战等内容全面介绍了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畅想。

中国信通院金键:元宇宙与数字空间未来

  空间延伸、时间延伸、价值延伸,金键介绍,元宇宙是构建在新型基础设施之上,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时空融合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态,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XR、数字孪生等技术,将重新定义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面对技术突破带来的全新元宇宙应用场景,金键说,目前以“虚拟在线世界”为特征的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第一阶段,即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深入到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虚拟和现实日渐融合,生活重心不断地向虚拟世界转移,人们希望“在线”的世界更真实,需要进入一个更智能的数字空间开展更多事情。全球的经济增长接近极限,但5G通信网络、量子技术等数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迭代,“经济增长的极限和科技奇点同时逼近,让元宇宙成为了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和全球热潮”,虚拟与现实的不断融合,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孕育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元素、新业态、新趋势,“元宇宙是数字化浪潮下的新发现,代表了人们对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愿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数字经济将是实现元宇宙价值的主体”。

  “随着现在很多企业在积极地投身于元宇宙,元宇宙正在度过一个期望膨胀的顶峰阶段。现在有一些做元宇宙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元宇宙为我们带来的巨大的前景,这个‘智能时空’打通了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人脑世界,让整个人类世界看到一个新的边界,这个边界就像我们现在理解的现实中的宇宙一样,没有边界。”金键表示。

  金键介绍了元宇宙正在形成的五层架构,即硬件、核心技术、数字资产与数字身份、平台和生态和应用,并强调数字身份和数字资产是核心要素,是元宇宙价值实现的底座,是构建元宇宙新的数字空间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信通院金键:元宇宙与数字空间未来

  元宇宙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场景,目前,游戏、社交和工业成为三大重点领域。金键认为,不同于游戏对虚拟体验的延续和社交方式的不断探索,工业场景对元宇宙的期待相对明确且固定,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元宇宙工业应用将最先产生实际价值。

  探讨元宇宙的未来发展,在金键看来,还存在着数据安全、新交互体系构建、算力增强等挑战。

  一方面,数据面临着易被篡改、易被复制、易被垄断、隐私保护难、权属管理难等挑战。构建云宇宙所需的数字空间,需要确保数据真实与数据流通安全,形成将数据转化为资产的方法。

  另一方面,元宇宙带来的空间边界扩展,使现有中心化的交互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空间形态,需要进一步构建起智慧物联、开放性无人驾驶、跨境数据互通等为代表的分布式交互模式,“未来新的平行空间模式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元宇宙对算力的需求更加旺盛,计算维度更加丰富,急需解决算力不足与算力有效分配的问题,“让算力像自来水一样便捷使用”。

  最后,金键介绍了元宇宙的工程实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中国信通院牵头建设的“星火·链网”,致力于解决数据要素的价值流通问题,打造元宇宙空间底座的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星火·链网”有以下优势和特点:第一,支持新的分布式标识技术DID,可形成每个对象对数据的自主管理,这个模式的改变将带来对数据的交互范式的巨大改变;第二,“星火·链网”作为一个全球基础设施,不强制融合,而是重视多链共存,基于许可实现互联互通,扩大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应用规模,达到生态共建;第三,“星火·链网”是许可公有链,未来将更加“开放”;第四,细分场景应用不断探索,目前已上线数字资产服务(DNA)网络、智能安全金融服务(ISF)网络和可信存证服务(CAP)网络,不断夯实主链公共服务能力。“目前我们把所做的工作集中起来,就是我们希望能做成一个可以信任的、泛在的、开放的数据注册中心,打好元宇宙的‘数字底座’,这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金键表示。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 银川至香港定期航班复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