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星空有约丨科普专家解析春季星空看点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头条 > 正文

星空有约丨科普专家解析春季星空看点

来源:新华网2023-03-07 08:56

  进入3月,全国多地即将迎来一片明媚好春光。其实不光大地有春色,一年四季的星空也各有不同,每个季节有自己的专属看点。春季星空长什么样?应该怎么观赏?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秘。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北斗七星是春季夜空最醒目的看点。北斗七星是北部天空中七颗较为明亮的星星,它们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其中四颗星呈勺头状,即人们所说的“斗勺”;其余三颗星呈勺柄状,即“斗柄”。

  对我国公众来说,3月北斗七星进入观测佳季。3月的晚9点左右,北斗七星会出现在东北方向的夜空,勺柄指向东方。王科超说,我国古代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的说法,意思是在春分时节,天黑以后仰望北天,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方向,根据这一天象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临。“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缘故,每晚同一时间仰望北斗七星,会发现斗柄的指向每天都沿着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其指向与季节有对应关系,因此,古人也常用斗柄指向判断季节。”

  春季夜空的另一组“明星”是“春季大三角”。它由狮子座的五帝座一、室女座的角宿一以及牧夫座的大角星组成,这三颗星在春季夜空中非常明亮。

  《黄道总星图》中描绘的“春季大三角”。(韩鹏供图)

  3月天黑后,“春季大三角”会从东方缓缓升起。其中,大角星是春夜星空的第一亮星,角宿一则是代表“二月二,龙抬头”的一颗“龙头星”。

  狮子座是春季星空的代表性星座之一。

  弗拉姆斯蒂德星图中的狮子座。(韩鹏供图)

  王科超说,狮子座的“狮头”像一个反向的问号,“春季大三角”中的五帝座一处于狮子座的“狮尾”,而狮子座中的第一亮星轩辕十四则位于“前爪”的位置。狮子座的观测可以从3月持续至8月,感兴趣的公众可以一观。(记者王珏玢、邱冰清)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