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甲流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甲流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吗

来源:北京日报2023-03-08 09:51

  自2月中旬以来,因发热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经过检查,其中很多患者的发热原因是患上了甲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甲流)。在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的环境下,任何发热表现无疑都容易让人神经紧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此次甲流的特点,以及它的到来是否会让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感染流感与新冠病毒有何区别

  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流和乙流病毒,其中甲流易引起大流行。在北方地区,每年冬春季(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高发季;南方地区有冬春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

  甲流的传染源主要是甲流患者,其次是隐性感染者,患者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水、痰液等分泌物中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发病初期2-3天传染性最强。从传播途径来看,甲流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饮食器皿、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以及在空气不流通环境内接触气溶胶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感染甲流与感染普通感冒、新冠病毒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一般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传染性低,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常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不伴发热或有轻度、中度发热,通常几天可自愈。而甲流传染性较强,除上述呼吸道症状外,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较重,且发病后可能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感染新冠病毒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类似甲流的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肌炎、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脏器功能障碍。

  在临床症状方面,新冠病毒感染与甲流感染其实很难鉴别,与甲流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更强,部分患者可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腹泻等症状。根据患者发病的季节,医生一般通过病原学检测鉴别甲流、新冠病毒感染及普通感冒。

  确诊甲流是否需要做核酸检测

  有患者询问,确诊甲流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答案。在临床上,甲流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的确是病毒核酸检测,敏感性和特异度均很高。甲流病毒抗原则普遍用于没有核酸检测诊断条件的医疗机构,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也不能排除流感。如果是无高危因素的轻症患者,没必要专门进行甲流核酸检测。

  对于甲流,人群普遍易感,而以下人群易进展为重症: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展为重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心脏病、肺病、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疾病、肝病、血液病);4.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艾滋病、接受化疗或类固醇治疗、恶 性 肿 瘤);5.肥 胖 者(BMI>30kg/m2);6.妊娠及围产期妇女(产后2周)。

  因此,大家尤其是以上具有重症风险的人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出现多日高热不退(>39℃)、脱水症状(成人如口干、尿少、尿色深等,儿童如皮肤干、眼窝凹陷、眼泪少、尿少等)、咳嗽剧烈伴大量黄色痰、呼吸困难或者胸痛、神志改变、严重呕吐或者腹泻等重症倾向。

  甲流会不会引起“白肺”

  与新冠病毒感染一样,甲流也会引起重症肺炎(俗称“白肺”),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和29万至65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与新冠病毒感染的机制不同,流感病毒HA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感染发生的关键一步,但二者通过不同途径感染后,最终均会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严重时出现重症肺炎,即“白肺”。

  在当前疫情尚未结束的环境下,一些人担心会同时“中招”甲流和新冠,这可能吗?

  我国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发生机制是新冠病毒与Ⅱ型肺泡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后,使新冠病毒进入肺泡细胞,导致肺泡受损;而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细胞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上调ACE2的表达,打开了新冠病毒侵入肺泡细胞的大门,所以感染流感后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目前,我国关于甲流和新冠病毒同时感染的研究较少。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两者共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一项来自美国密苏里州流感流行季节(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合并流感病毒的发生率为33%,其中,流感病毒合并新冠病毒德尔塔感染的发生率是44%,合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的发生率是27%,但接种流感疫苗的患者共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一份研究表明,甲流与新冠病毒共同感染的发生率是25%。

  3种方式可有效预防感染

  对于甲流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多饮水、保证营养。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一般不用过度担心,即使不使用抗病毒药物,5天至7天也可自愈,但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病情较重时应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

  最近,不少人因为恐慌抢购治疗甲流的药物奥司他韦,这是不妥的。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一种,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遵医嘱使用,以免滥用引起其他不良后果。

  甲流患者大多预后良好,痊愈周期短,如无其他并发症,可在一两周后康复。康复后可适当活动,运动循序渐进,运动量以患者不感到疲惫为宜。

  其实,治不如防,大家应该更加重视甲流的预防,目前主要推荐疫苗预防、药物预防、日常预防等3种预防方式。

  疫苗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可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医生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感染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最好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除抗病毒药物之外,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如果影响到工作、生活,可以口服一些药物缓解症状,如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口服溴已新或氨溴索、愈创甘油醚等止咳化痰;口服一些复方制剂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预防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同时,室内注意开窗通风,每次至少30分钟,每日2-3次。由于近期多地发生学生感染甲流事件,所以学校更应重视师生的日常防护。

  医师提醒

  打流感疫苗要注意什么

  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接种流感疫苗,大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流感疫苗不是接种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

  2.接种疫苗2周至4周后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为了在流感流行前产生抗体,应在当年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最佳接种时间是每年9月至10月;

  3.接种流感疫苗应与接种其他疫苗间隔至少14天;

  4.≥6月龄且无禁忌症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但以下情况不宜接种:对鸡蛋或鸡蛋制品过敏;对疫苗中成分(活性成分、任何赋形剂、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甲醛、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山梨醇80等)过敏;其他严重过敏体质;急性发热、急性感染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有疫苗生产厂家说明书中明确列出的禁忌症。除上述情况外,各类疾病的重症患者也需谨慎接种。

  (李妮 王逸群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

  • 全新庐山站正式建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随着504比特真机即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该平台将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024-12-09 09:57
“中华环保联合会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目标、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搭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说,接下来,我们还应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2024-12-09 09:58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2024-12-06 10:18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2024-12-06 10:17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2024-12-06 10:17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2024-12-06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