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际数学日,一起听“数学老顽童”与圆的趣事| 科学留声机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国际数学日,一起听“数学老顽童”与圆的趣事| 科学留声机
“中国的数学道路,和西方以欧几里得传统的所谓公理化的数学,道路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的古代数学,未来要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自然而然就用到了解方程,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程序。我最自豪的就是,中国的古代数学,我把它认识清楚了!”
https://flv1.gmw.cn/gma/20230314/20230314112956395_0275.mp3

国际数学日,一起听“数学老顽童”与圆的趣事| 科学留声机

来源:光明网 2023-03-14 11:30

  【编者按】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光明网科普事业部全新推出科学文化音频栏目——《科学留声机》,本期节目为您讲述一位“数学老顽童”的故事,他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数学。

  今天是3月14日,听到314您会联想到什么?没错就是π,我们熟知的数学常数。也因此,今天被称为国际数学日和国际圆周率日。节目最开始,来听一段数学家的原声。

  “老师一上来就是讲圆,我前面根本在乡下,根本没听,我什么都不懂,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看小说了偷偷在桌子底下,结果一到考试的时候,考了零分。”

  您刚刚听到的,是数学家吴文俊与圆有关的趣事,他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从考试0分到数学大师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7岁时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不过那时候的他对数学并不是太感兴趣,而是对物理情有独钟。1946年,吴文俊遇到了一位伯乐——数学大师陈省身。在他的指引下,吴文俊踏进了美妙的数学花园,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拓扑学。在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中,他就演算出惠特尼乘积公式的清晰证明。

国际数学日,一起听“数学老顽童”与圆的趣事| 科学留声机

青年吴文俊

  1947年10月,吴文俊考取了中法交换生,登上轮船去往法国。在法国一年多的时间里,极具天赋的吴文俊接连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在法国掀起了一场“拓扑学地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那时,吴文俊刚通过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答辩,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学术道路一片光明。但他毅然决定回国,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回来,我说你应该问我为什么不回来。”吴文俊坚定地说。

  归国后,吴文俊选择去北京大学任教,之后又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回国仅5年,他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时刻。1956年,吴文俊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一等奖,这也是新中国首次在自然科学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

 

从古代数学中寻找现代方法

  “中国的数学道路,和西方以欧几里得传统的所谓公理化的数学,道路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的古代数学,未来要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自然而然就用到了解方程,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程序。我最自豪的就是,中国的古代数学,我把它认识清楚了!”

  这是吴文俊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的一段话,在中科院数学所一位领导的建议下,年过半百的吴文俊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数学。而令他日后成名的机器证明研究,灵感也来自于中国古代数学。

  1976年冬,57岁的吴文俊开始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研究。他在北京图书馆借遍了与机器证明有关的书籍,虽已近花甲之年依然苦读钻研。

国际数学日,一起听“数学老顽童”与圆的趣事| 科学留声机

吴文俊在电脑前办公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吴文俊第一篇关于机器证明的论文发表。他创造性地将一般形式的代数簇分解为所谓“三角列”形式,让很多性质变得容易计算,从而使代数几何中很多重要问题得到构造性解决。这个方法后来被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吴氏方法”。吴文俊被尊称为“中国人工智能先驱”。

  2017年5月7日,吴文俊因病逝世,享年98岁。浩瀚的夜空,有一颗国际编号第7683 号的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被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今天是国际数学日和国际圆周率日,让我们在这个以圆周率前三位开头的日子,向吴文俊致敬,向中国数学致敬!

 

审核专家

张开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监   制

战     钊

策    划

 林佳欣  焦子原

编    导

蔡 琳

播     音

林 佳 欣

制   作

刘 紫 墨

资     料

CCTV国家记忆、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出     品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 责编:肖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