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3-28 04:30

  【专题研究: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作者:余晓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编者按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央在数字化发展领域作出的最新擘画,明确了一系列新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规划了战略路径,必将推动数字化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本版今日特刊发两篇文章,围绕《规划》相关内容展开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擘画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正当其时、适逢其势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以数字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当前,我国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迈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加快演进升级,经济社会发生系统性变革,驱动我国加速迈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数字领域关键词,部署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进教育数字化、完善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打造智慧城市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对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规划》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引擎”的重要论断,为数字中国建设与“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机融合、统筹联动提供了行动指南,给出了以数字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抢占数字时代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所引发的科技之战、产业之战、标准之战正在席卷全球、重塑世界。目前,我国数字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其中,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建设迈入全球第一梯队,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规模近十年年均增速均超10%,数字经济规模、数字政务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数字公共服务百花齐放。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数字化发展蕴含的潜力会不断释放。《规划》把握数字时代重大历史机遇,统筹谋划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战略,更大范围调动力量、更大力度整合要素资源、最大化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化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是以系统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数字时代,本质是互联互通的时代,只有数字基础设施万物互联、数据要素高效流通,才能真正实现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美好愿景。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突出成绩、面临重大机遇,但在前进道路上仍有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数字基础设施部分领域建而未连、连而不通、通而不畅,具有庞大规模的数据资源价值难以有效释放,数字化赋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数字化推动跨学科、多主体协同创新合力不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和协同共治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跨行业标准存在不同程度交叉、重复,数字社会建设的碎片化等等。这些堵点卡点问题制约了互联互通,掣肘数字中国健康可持续发展。《规划》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系统拆除横亘在数字中国建设中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各类壁垒和堵点,更加有力有效地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这样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

  整体布局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新坐标、明确新方位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既要“操其要于上”,也要“分其详于下”。《规划》一方面突出顶层设计,首次系统性地提出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另一方面强调体系突破,按照“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部署一系列重要举措。

  夯实“两大基础”,筑牢数字中国建设底座。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体系构成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是数字时代实现泛在连接、万物触达、全面感知和智能决策的关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数据资源,只有在信息“大动脉”中高速流动和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核心要素的作用,不断释放潜能、创造价值。夯实“两大基础”关键在于“通”。比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中枢神经,是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如若缺失,工业互联网深化应用将受制约,其效能发挥也将大打折扣。再比如,公共数据关系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若能打破条块分割、突破信息孤岛,规模化用于经济建设、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等,将创造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因此,需着力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一方面,在准确研判不同层次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发展特点基础上,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推动基础设施间技术融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约利用。另一方面,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方向,畅通数据要素循环利用,其中,“一体”即加快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完善数据资源体系。“两翼”即分别从加快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两个方面,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全面赋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丰富数字中国建设内涵。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催生了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新形态。全面赋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键在“充分”。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需要充分渗透至各类市场主体、全产业链体系发展,既要强调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加速大中小企业全流程数字化转型,还要在农业、工业、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快与数字技术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政务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导工程,其本质是将数字技术充分融入各级党政机关,是电子政务的升级版和数字政府的再拓展,要通过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推进各部门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提高党政机关服务效能和水平。数字文化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要把握网络文化作为文化产品的互联网原生属性,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通过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社会作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要聚焦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人民生活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等,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通过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等,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通过普及智慧便民生活等,推进数字生活智能化,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数字生态文明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抓手,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赋能水利、电力等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强化“两大能力”,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支柱。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安全屏障组成数字中国建设两大关键能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数字中国建设全局的“牛鼻子”;没有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坚守住安全,数字中国建设方能行稳致远。强化“两大能力”关键在“协同”。对于数字技术创新,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度协同的创新体系,凝聚创新合力,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数字安全,要从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两方面完善网络安全机制,推进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切实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优化“两大环境”,拓展数字中国建设空间。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和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构成数字中国建设“两大环境”。当前,数字中国建设迈向发展与规范并重阶段,数字治理生态是数字中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数字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积极营造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环境,是我国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优化数字治理生态,需不断完善数字领域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重点工作。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需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高质量搭建数字领域开放合作新平台,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合作互利共赢。

  加快把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加快把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画卷,需要持续谋求发展合力,着力破解基础性关键难题,不断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

  突出目标引领,善于积势蓄势。数字中国整体布局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纵贯国家、省、市、县等各层级,彼此交叉融合、相互影响,并非单一部门、单一区域能够自成体系、独立推进。《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这要求数字中国整体布局必须加快以一体化发展思路打破行政壁垒、打通层级阻隔,增强各方在政策部署、资源投入、行动组织等方面的协调性和配套性,为实现数字中国建设各项目标,积蓄更明显优势,凝聚更强大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善于识变求变。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现有一些法律制度、行政规定和机构职能等逐渐难以适应数字时代一系列深刻变革。这要求在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必须科学识别、主动求变,加快构建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建立健全与数字技术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把破除制约数字中国建设的各项难点和堵点,作为创新制度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的着眼点。

  强化前瞻预判,善于化危为机。数字领域孕育着重大技术和产业突破,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竞争新赛道日益清晰明朗。数字领域的新赛道为我国在科技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创造良好历史机遇,特别是在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们要善于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在数字时代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11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