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睡个好觉,延长疫苗保护期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睡个好觉,延长疫苗保护期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03-29 09:38

  图片来源:Pixabay

  人们都知道睡眠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一项新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还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接种的疫苗作出反应。

  “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产生的抗体明显少于睡眠7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相当于减弱了两个月的抗体。”论文通讯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Eve Van Cauter说,“良好的睡眠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力,而且可能延长疫苗的保护期限。”该研究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Van Cauter与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第一作者Karine Spiegel在2002年发表了一项关于睡眠对疫苗接种影响的里程碑式研究。

  当新冠疫情袭来,大规模疫苗接种成为国际优先事项。Spiegel和Van Cauter开始总结有关睡眠时间对疫苗反应影响的知识。

  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小组梳理了文献,然后结合并重新分析了7项接种病毒感染疫苗(流感、甲肝和乙型肝炎等)的研究结果。他们比较了睡眠正常的人(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对健康成年人的建议,睡眠时间为7~9小时)和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短睡眠者的抗体反应,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还有65岁以上的人群和年轻人的影响。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然而,这些结果只在男性中较为显著,而在女性中变化很大。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女性性激素水平的波动造成的。

  “我们从免疫学研究中得知,性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Spiegel说,“女性的免疫力受到月经周期、避孕药具的使用、更年期和绝经后状况的影响,但不幸的是,我们总结的所有研究都没有关于性激素水平的数据。”

  与65岁以上的人相比,睡眠不足对18~60岁的人抗体水平的负面影响更大。这并不奇怪,因为老年人通常睡眠更少。每晚睡眠从7小时到不足6小时的变化并不像从8小时到不足6小时的变化那么大。

  此外,一些研究直接测量睡眠时长,另一些研究则依赖于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长。在这两种情况下,较短的睡眠时间都与较低的抗体水平有关,但在使用客观睡眠测量数据的研究中,这种影响更强,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估计自己睡眠时间方面非常糟糕。

  “当你看到新冠疫苗保护作用的可变性时,你会发现,男性受到的保护比女性更少,肥胖者受到的保护比非肥胖者更少。这些都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但你可以改变你的睡眠。”Van Cauter说。

  然而,作者说,关于睡眠和疫苗接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了解。Spiegel说:“我们需要了解性别差异,以及到底需要多少睡眠,这样我们才能给人们提供指导。我们将在未来几年为数百万人接种疫苗,这可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供保护。”(冯丽妃)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欢乐庆“六一”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