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创盛事 多方共享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30 10:14

  作为中关村论坛今年首设的女性平行论坛,以“前沿科技她力量”为主题的科技女性创新论坛5月28日在京举行。论坛向全球科技女性发出“携手一起向未来”的倡议。2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两院女院士等国内外前沿科技领域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相继作主旨演讲或参与圆桌讨论,共话女性科技创新故事,探察科技创新前沿。

  主办方向记者介绍,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的首次举办旨在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推动科技赋能女性的务实行动,将更好展现中国科技女性风貌与作为,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促进全球科技女性对话与协作,鼓舞更多女性投身科技领域,在建设科技强国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去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1.6%;今年一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4265.7亿元,占GDP比重达42.9%,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北京市经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正在全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此次论坛的数字经济成果展示板块,聚集北京数字经济建设成果,同步构建了线上元宇宙展馆,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展示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走进2023中关村论坛—硬科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论坛现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正在为观众揭秘祝融号火星车是如何设计的,并引导大家思考人类探测火星的原因及意义。以此为背景,“中关村硬科普平台”正式发布。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关村硬科普平台”将包含科学家硬科普演讲、硬科普短视频、硬科普博物馆、硬科普实验室、科立方等多个模块,诠释前沿科技产业进展,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

  “中关村硬科普平台”未来将常态化邀请前沿领域的科学家,面向公众讲述科技知识,并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剪辑等更丰富的传播方式,将现场参与感带给更广泛的受众。

  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第六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上演。来自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前沿领域赛道的近40家创新企业同台竞技,比拼创新。

  据了解,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前沿科技发展的创新生态,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建设。本次总决赛活动还举办了大赛优质企业展,邀请20家优胜项目代表集中展示前沿硬科技新技术新产品。在随后举行的中关村前沿科技投融资签约仪式上,5家投资机构、4家银行与59家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信贷签约,总签约额9.2亿元。

  首届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也在2023中关村论坛亮相。论坛上,中关村为支持硬科技创业孵化发出倡议:建立开放、协同、共享的全球孵化服务网络,持续探索硬科技孵化新范式。论坛首发“全球城市创业孵化指数”,北京在全球创业孵化指数综合排名中名列第4位,在创业孵化绩效这一分项指数上位列首位。

  “我们希望每年都在中关村论坛上举办这样一场平行论坛,把论坛打造成全球孵化交流、创业合作的一个重要国际平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 董 城 张亚雄 张晓华)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