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创新潮涌琼州大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技创新潮涌琼州大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6-30 03:20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晓华 方曲韵 王晓樱

  椰风海韵中,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1号楼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养殖圆桶内欢快的东星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虞为博士满脸欣慰:“我们使用循环水养殖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东星斑的养殖成活率和出产率!”

  过去,冯家湾渔民主要依靠水泥池流水养殖东星斑,耗水量大、尾水污染严重,如果遇到海水温度急剧变化或者赤潮,渔民甚至可能倾家荡产。

  “我们建立了循环水体系,每天只需补充5%左右的海水即可。”虞为介绍,除了循环使用海洋养殖水,他们还会通过在饲料或循环水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东星斑的抗病能力,应用数据模型并测量水体中的病毒含量用于病毒防控,调节光照强度和时间以确定室内养殖最佳光照方案……

  小小的养殖池内,竟糅合了如此之多的科技元素!

  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冯家湾园区正在打造集水产科研育种、种苗繁育、绿色养殖、教育科普、检测检疫、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渔业转型升级新引擎,树立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力的现代渔业标杆。

  吴坤明是当地的村民,以往靠养殖东风螺谋生。然而,养殖尾水直接排入大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抽取干净的海水也愈加困难。看着家园不复往日美丽,以吴昆明为代表的84户村民决定响应号召,清退养殖场。

  但“钱包瘪了、饭碗不稳”,怎么办?

  科技来帮忙,让鱼虾“上楼”,污水“截流”!吴坤明带头入驻冯家湾园区,建设了1100平方米的3层养殖厂房,投产6个东风螺育苗池,正式投产后仅10余天,就实现首单盈利6.75万元,这大大激励了养殖户入园的信心。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另有18户养殖户已入园建设养殖厂房。

  科技的力量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也深刻地嵌入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中。

  将目光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向西移动,椰林中一座新的发射塔冲天而立,那如火如荼建设的正是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航天给城市装上了发展引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昌市市长、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告诉记者。

  是航天选择了文昌,也是文昌选择了航天。

  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火箭重型化和可重复使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商业航天产业和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是文昌在商业航天时代崛起的根基。

  以建设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为目标,文昌正加速推动航天城发射区、高新区和旅游区联动发展,加快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同构,探索“航天+”产业全面发展。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如今的文昌,不仅航天科技和产业力量不断集聚融合,而且迎来传统业态的迭代升级。刘冲举例道:“我们已规划建设航天主题公园。未来在文昌,可以吃吃美食,逛逛公园,看看发射,大家来文昌旅游的理由更充足了。”

  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大型仪器公共服务中心,所有大型仪器前的登记册上记录着每一次设备使用情况。凡是与种子实验室合作的科研团队,只要经过线上预约、线下登记,就可以自主使用设备。“这里所有的设备和服务都是开放共享的,还有专业的团队负责维护,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科研效率。”海南大学杜梅博士感慨道。

  这,只是崖州湾科技城打造开放共享科研平台集群的冰山一角。

  26.8万亩南繁用地全部实现用途管制,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交付使用,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主体完工……一个个科研基础设施和关键共性平台相继落地,成为培育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沃土。

  围绕打造国家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城系统谋划构建深海科学研究、装备研发和应用平台。以南山港为例,截至5月底,该港口今年已完成295次科考船服务,同比增长299%,为6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提供可靠服务。不断完善的港口服务基础设施,正推动南山港成为世界一流深远海科考母港。

  科技立城,产业兴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视角谋划科技创新,将研发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投资和工业产值,科技城蹚出了一条产学研城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目前,科技城已引入近200家国内外领先种业企业和100余家配套服务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整合科研机构和企业力量,提升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效率;同时加快培育新型海洋产业,吸引中国船舶集团、招商局集团等8家央企和979家海洋类企业入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兴,产业兴。如今的琼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以种业、深海、航天“陆海空”三大科创高地铸就的科技引擎,正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远航。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30日 0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