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汇聚数据星沙力量,守护燃气安全“生命线”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汇聚数据星沙力量,守护燃气安全“生命线”

来源:光明网2023-07-27 16:47

  日前,由航天科工203所承建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燃气智慧管网项目,通过对主城区燃气阀门井全天候监测,精准发现7处燃气阀门井出现微小泄漏,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促进203所产品落地

  2021年6月,航天科工203所与济南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两个国家级的创新中心(即山东航天计量检测技术中心,航天智慧管网技术创新中心),搭建一个地下管网窨井的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三个产业落地及应用推广,即城市空间物联感知监测技术,虹膜生物识别技术,毫米波安检门技术。

  据悉,章丘主城核心区的管网老旧,管龄超过20年,管网的监测需求迫切。章丘市政府两次来203所进行全面考察,由于具有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航天品质做事风格善始善终,最终花落203所,由该所承揽主城区燃气管线改造任务。

  深入细致排查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

  随后203所进行了调研,掌握第一手数据。由于历史遗留问题, 基础材料缺失,管线非常老旧。目前仅靠巡线工记忆力,来找寻旧管线。并做了一个基础的全面测绘普查工作,对主城区300余公里的燃气管线,从高压到低压之前,到用户的调压箱之前,摸清了家底。章丘燃气安全监测主要聚焦解决章丘的管线基础数据缺失、信息孤岛、缺少智能监测手段等问题。

  打造燃气管网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智能监

  对章丘主城区高压、次高压和中压管线300余公里,布设电子标识器4032支,布设燃气智能监测终端、燃气管网泄漏监测盯、井盖状态监测仪、开盖声光警示器等4类设备共计2736套,并对13座重点场站安装云台式激光甲烷遥测设备,建设燃气管网安全监管平台。

  首先是利用电子标识探测仪,进行管线巡查,自带北斗定位和导航,清晰地知道整个管线的路由走向。管线的编码、埋深、管径、管材、建设日期、所属道路、所属单位,经纬度坐标等信息一应俱全。并对于老旧管线、重点管线,将加大巡查频次,防止安全隐患。超过20年以上做标识,将隐患降低到最小。

  其次对主城区所有的燃气窨井,加装了井盖状态监测仪。对现场加装开盖声光警示器,井盖恶意开启和破损,就会一直报警,现场有声光报警的警示作用。

汇聚数据星沙力量,守护燃气安全“生命线”

  再次对主城区重点区域和老旧管线区域,所有的井盖加装了燃气智能监测终端。对整个燃气主干管网和支线管网密闭空间内的阀门的燃气泄漏,管网燃气泄漏进行监测。

汇聚数据星沙力量,守护燃气安全“生命线”

  随后在老旧的直接埋的管线正上方,安装103个燃气智能监测管盯,监测管线泄漏,根据泄漏扩散程度,发现燃气泄漏点。

  最后,对章丘主城区13座场站内的设施,均安装激光遥测云台,实现了24小时360度无死角监测。并根据用户需求,重点部位设置巡航路线,保证了场站所有设施的安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汇聚数据星沙力量,守护燃气安全“生命线”

  燃气监测管理中心占地460平米,是章丘区燃气管网安全运营的“智慧大脑”,是数据的“集散地”,事件的“分拨器”,融合了存储运算、数据分析、研判决策、指挥调度功能,集“数据汇聚分析、运行指挥联动、成果体验展示”于一体,是践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具体展现。

汇聚数据星沙力量,守护燃气安全“生命线”

  章丘区燃气地下管网窨井安全监测管理平台

  203所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以高、快、全地投入章丘燃气管网和场站管网的试运营,打造燃气管网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智能监测。构建章丘区燃气管网、窨井、场站的安全监管系统,以促进燃气管网信息融合、资源共享、安全提升为主线,提升地下燃气管线的安全管控能力,汇聚数据星沙,建设“地下”与“地上”相结合的城市智能化监管体系,助力章丘区稳定、高效、安全发展。(吴巍、林均升)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