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暑期“反向旅游”带火小众目的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暑期“反向旅游”带火小众目的地

来源:光明网2023-08-11 22:04

  这个夏天,比天气更热的应该只有暑期旅游市场了。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暑期游”综合热度一路攀升,涨幅超630%,“毕业游”“亲子游”“避暑游”受到最广泛关注,站内相关内容发布量也呈倍增之势。游客涌入各大热门目的地,景点几乎全线“挤爆”,抢票难、订房贵等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汹涌的旅游大军,一部分年轻人将目光投向小众目的地,玩起了“反向旅游”。

  “反向旅游”通俗来讲就是舍弃名山大川与热门景点,哪里人少去哪里。相比于传统旅游,反向奔赴小众目的地成本更低、舒适度更高,这背后映射的,是年轻人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的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反向旅游”也并非只要人少便照单全收,旅游的本质始终是追求“体验”,马蜂窝统计近一个月综合热度值相对不高、但热度涨幅超50%的小众城市发现,或交通便利,或物美价廉,或有特色风貌,或有新鲜玩法……冷门目的地总要有一个吸引点,才能成为年轻人的“反向选择”。

  芒市本是旅游大省云南的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城,满满的东南亚风情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却令其成为很多年轻人苦寻已久的放松释压好去处。近期,芒市因“40吨水果免费送”登上热搜获得更高关注,在马蜂窝站内的热度也大涨了78%。三沙身处中国最南端,拥有着独特的海岛风光与丰富的海上体验,半潜观光、水肺潜水、快艇出海等,其玩法不输三亚,也吸引了不少“反向旅游”的年轻人,近一月热度涨幅达65%。一向跟旅游城市不沾边的廊坊,也随着“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开启成功逆袭,通过极致的文旅融合俘获了年轻游客的芳心,除京津游客外,也成了全国“红粉”的巡礼圣地,自7月底开城以来,相关搜索量已增长58%。

  “反向旅游”为国内更多目的地带来了发展机会,但一个城市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还需要新玩法、新营销、新服务的加持,否则即便有热度也只是稍纵即逝。近年来,马蜂窝不断通过对小众目的地新玩法的挖掘、加上充满创意的新营销手法,让旅游爱好者们知道,四川不止有成都、九寨沟、川西值得一去,仅在小城荥经,就有包括千年古寺冥想、天生桥秘境徒步、360度全景天空、寻找熊猫足迹在内的超多特色体验;贵州黔南不仅有荔波小七孔和中国天眼,还有洞穴露营、溶洞探秘、深坑速降、悬崖咖啡等极致玩法,在专业向导指引下,就算户外小白也能轻松驾驭。

  马蜂窝站内数据显示,近期随着贵南高铁贵荔段的开通,更加便利的交通让黔南龙里这一草原小城也迎来了更丰富的客源,近一周综合热度涨幅达55%;而荥经随着马蜂窝十大玩法攻略的发布,热度涨幅也达到了51%,在这个暑期成了“反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表示,“长期以来,国内旅游一直存在‘冷热不均’的问题,尤其在暑期档这样的旅游旺季,热门目的地人满为患,很多具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小城却鲜为人知,‘反向旅游’可以很好的平衡这一状况,小众城市也有望在疫后旺盛的旅游需求中分得更大的蛋糕。需要注意的是,小众城市也需要及时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及服务,不断挖掘新玩法,创造新体验,才能抓住难得发展机会,快速成长为新一代旅游目的地。”(科文)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