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十一黄金周将至,大数据揭秘“酒店刺客”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十一黄金周将至,大数据揭秘“酒店刺客”

来源:光明网2023-09-27 15:00

  十一黄金周将至,你的酒店订好了吗?

  据国铁集团公布的消息,从9月27日到10月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旅游业有望延续今年以来的火热态势,或催生“最火十一假期”。与假期热度一同激增的还有酒店价格。在社交平台输入“国庆酒店”关键词,“国庆假期酒店涨价普涨2到3倍”“国庆期间61元酒店涨到721元”等话题更是引人注目。

  近日,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联合城市进化论对酒店民宿企业存续数量、上市公司财报、旅游市场等信息进行挖掘,整理发布《全国民宿酒店区域版图》报告(下称《酒店版图》),从行业概况、酒店价格趋势、新业态洞察等多维度梳理国内酒店业发展动态,用商业大数据洞察“酒店刺客”背后的市场逻辑。

  广东、山东酒店民宿增长强势

  旅游出行,酒店住宿是一项丰俭由人的开销。然而,近半年来,关于酒店涨价的话题频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如经济型酒店“不经济”“月薪2万住不起某快捷酒店”等,甚至有网友发帖吐槽“平时200多元的经济酒店涨价到了1000多元,价格飙升近五倍”。

  看似非理性的“酒店刺客”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需问题。一面是消费者强劲乃至“报复性”的旅游热情,与之相对应的是,酒店行业的供给恢复速度还未完全同步,市场供给产生缺口。截至8月,国内存续酒店民宿企业数量为超130万,其中2023年增速约为5.91%,相较于过去5年有所放缓。

十一黄金周将至,大数据揭秘“酒店刺客”

  从地域上看,一线城市酒店民宿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酒店版图》显示,2023年1-8月,存续酒店民宿企业数量前10的城市依次为:上海(92549家)、北京(88320家)、深圳(60136家)、成都(46504家)、广州(44468家)、重庆(30685家)、西安(30015家)、杭州(28227家)、郑州(25207家)、武汉(24917家)。

  具体到数量增长维度,《酒店版图》显示,广东省新增酒店民宿企业数量在2020年至2022年间高居榜首;其次是山东,相关时间段内始终保持在前3序列。值得关注的是,北京酒店民宿企业增势迅猛,2022年增长数量超1.5万家,是2020年增长数量的1.76倍。

十一黄金周将至,大数据揭秘“酒店刺客”

  酒店民宿数量在增长,并不完全意味着出行者能够更容易地订到理想的房间。从官方发布的“重点旅游城市星级规模结构情况”可以看出,三星级及以下的酒店,即通常所说的“经济酒店”的数量是持续下降的。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客房总数1426.4万间,较2020年初减少19%。

十一黄金周将至,大数据揭秘“酒店刺客”

  从大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此轮酒店价格上涨现象的背后,除了周期性的旺季效应外,还有企业数量、客房数量、酒店门类结构、行业集中度等方面的变化,“酒店刺客”的诞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某一个经营个体的“任性”行为。

  研学、音乐节等新业态走红,催生城市文旅新消费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预测,今年暑期是过去5年来旅游市场最热的暑期,预计6、7、8三个月国内旅游人数达18.54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7.46%。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期游涌现出了研学、避暑游、Citywalk、节日赛事等新业态玩法,进一步催生了城市旅游消费经济。8月的呼和浩特市,某华语乐坛“天王级”歌手连续举办了四场的演唱会,为城市文化旅游市场带来了28.8亿的创收。该演唱会吸引了18.4万的观众,其中超过八成乐迷来自外地, 让城市经济迎来一个旅游消费的新高峰。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超10倍。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的人群,更多会选择经济连锁型酒店和三星级以下酒店,也有少部分人会选择五星级酒店和主题乐园配套酒店。

  “研学游”也成了今年“暑期游”的热点产品,中国研学游行业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根据OTA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7月环比5、6月增长280%。

  在叠加国家“扩大内需”“促消费”等诸多利好政策的背景下,如今的酒店行业正处于一个新的上行发展周期,如何抓住其中的转型机遇,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是酒店行业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新课题。(金言)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