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您现在收听的是科学文化音频栏目《科学留声机》,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水稻使者”杨华德的援非故事。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
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
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
黄皮肤汉子的执着,
让黑皮肤的兄弟,
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
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这是杨华德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上的颁奖词。说起杨华德的援非之路,其实是他自己主动提议的。2015年,已经51岁的他,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地加入了中国农业援非高级专家组。首站莫桑比克的援助工作结束后,他更是选择继续留在非洲,加入了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担任组长,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最深的印象就是,很多的老百姓,没有饭吃。”
布隆迪,这个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国家,是农业援非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9年,布隆迪人口众多,但人均GDP极低,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六成以上。长期的粮食危机使得这个国家成为非洲大陆饥荒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杨华德到了布隆迪的第一天,就被道路两旁破旧的民房和赤脚乞讨的孩子深深震撼。他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做出一番事业。
“以前我种水稻的时候,经常一袋米都收不到,跟不种也差不多。”
水稻是布隆迪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亩产极低,只有四川的两成至三成。然而,布隆迪光热条件丰富,有着近2000万亩可耕地。杨华德坚信,只要采用良种、良法种植水稻,完全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然而,这并不容易。首先是技术问题。布隆迪靠近赤道,水稻生长周期比四川短了30余天,原有的栽培技术体系需要系统性调整。杨华德和专家组只能一点一点地摸索,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其次,如何调动当地农户的积极性,也成为一大考验。杨华德手把手在现场示范旱育秧技术,终于让“看热闹”的村民对中国专家心服口服。经过不断地努力,杨华德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3.86吨/公顷,刷新了非洲水稻高产纪录,让农户们看到了希望。此后,专家组又连续进行了三季试种,并成功筛选出“川香优506”,成为在东非审定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杨华德带去的种植技术和品种,让布隆迪的水稻单产增加了3倍左右,总产量增加了约4倍,大大缓解了当地的吃饭压力。这背后,是他近9年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个月下乡25天的辛勤付出。
“中国的专家是要深入到第一线,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国的专家和其他的专家不一样。”
杨华德的成就不仅让农作物高产,更探索出了一条非洲减贫路径。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因此他更注重培养当地的水稻技术人员和农户。
“中国人出去干活,就算是博士,他们也是到地里,和农民一起。”
杨华德带领整个中国专家组,全天候、手把手悉心培训和帮助当地农户种植水稻。在他的带领下,数百名布隆迪水稻技术人员得到了培训,近10万布隆迪农户受益,布隆迪的粮食农技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杨华德的付出得到了布隆迪政府的高度认可。2022年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不排除我还会再追加一期。”杨华德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中国的经验帮助解决布隆迪这个国家的粮食问题,“甚至脱贫问题。”
监 制
战 钊
策 划
林佳欣 焦子原
编 导
焦子原
AI声音训练师
林佳欣
制 作
韩雨潼(实习生)
资料来源
央视新闻
出 品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