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绿”向“新”转型升级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向“绿”向“新”转型升级

来源:人民日报2024-05-23 10:17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调度大厅,屏幕上展示着集团一组2023年的数据——煤炭销量,约占全国1/6;发电量,约占全国1/7;供热量,约占全国1/8;铁路货运量,约占全国1/9。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国家能源集团以煤炭兜底保能源安全,以煤电支撑保电力稳定,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

  新疆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开建,承接的项目采用全球首创二代直接液化技术,将极大提升煤制油效率;河北沧州“绿港氢城”新能源项目开工,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配套建设5万吨级绿氨和绿氢设施……3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8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煤炭、电力、化工、运输等各产业板块,总投资达4000亿元。

  供得足——

  全力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55%以上。国家能源集团全力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扩大优质煤炭产能。

  建设智能矿山,提升采煤效率。

  陕西神木市,神东榆家梁煤矿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工作人员轻点电脑启动键,智能采煤机缓缓向前,乌黑的煤炭落入刮板运输机向外运出。

  薄煤层,通常指厚度在1.3米以下的煤层,井下作业时常要弓腰甚至爬行。不仅如此,薄煤层夹在两道厚厚的岩层中间,随着煤层开采,原本有限的空间还会进一步变窄。

  “我们配置了移动红外及可见光双视摄像仪、移动拾音器等设备,采用无人化采煤模式,原来需全班11人操作,现在只需3人巡视。工作面内实现无固定岗位作业,既保障安全、也提升效率。”榆家梁煤矿综采二队队长赵云飞说。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建设智能矿山,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近3年煤矿用工减少超5000人。

  优化运煤通道,提升输送效率。

  煤炭采得出、还要运得快。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将黑铁路专用线新建二线及电气化改扩建工程建设正酣。“新疆已经成为全国煤炭供应的新增长极,竣工后可将运输能力提升7.5倍,增至1.5亿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天山铁道公司副总经理李齐东介绍。

  山西忻州市,两万吨重载运煤列车从朔黄铁路神池南站出发,穿越太行山脉,直奔河北沧州黄骅港。2023年,朔黄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3.68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国家能源集团积极优化能源流向,加强产运销储用各环节建设,拓展疆煤出区、西煤东运、北煤南下等通道,大一体化供应格局持续完善。同时,抓住机遇扩大进口,发挥资源补充和价格调节作用,2023年航运公司自有船舶外贸运量同比增长7.5倍。

  用得好——

  持续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持续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当前统筹低碳发展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动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

  煤电向绿色低碳化转型——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满目葱郁,一期两台10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稳定运转。“机组改造后,汽轮机缸效、热耗率等性能指标优于改造设计值,机组综合供电煤耗下降超14克每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可达6万吨以上。”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刘跃东说。

  不远处,蓝白交错的管道、银色的球形储气罐映入眼帘,这里是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焊接加工、冷链运输等行业都需要二氧化碳。每年5月至9月的销售旺季,槽罐车会排队等装货。”公司营销主管封硕介绍,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90%,捕集电耗较传统工艺降低约10%。

  煤化工向高端多元化升级——

  今年2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万吨级低黏度PAO基础油生产装置成套工艺包”通过专家组评审,这让研发员白天忠很自豪:“PAO高端装备润滑油具有高热稳定性、高抗氧化性,使用寿命比一般润滑油长,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能源集团锚定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下大力气延链补链强链,产品由煤制化学品向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转变,煤制油由技术储备向产能储备转化,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

  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力,国家能源集团还相继攻克了工业智能控制系统iDCS、矿井水地下水库储用、大型煤炭基地生态修复、煤电二次再热、混氨掺烧、低风速高效风机、重载铁路运输等一大批关键技术。

  融得深——

  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毛乌素沙地,10.5万亩光伏建设场区上,3000多名建设者忙着桩基施工、安装支架,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将“种上”太阳、重获新生。

  “项目预计年底并网发电,每年可发出清洁电力57亿千瓦时,比传统火电厂可节约标准煤约114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项目负责人李晋原介绍,项目还规划了“板上发电、板下养羊、乡村振兴、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力求光伏发电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

  世界超高海拔地区最大风电项目——西藏那曲欧玛亭嘎风电场投产;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青海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成串成组开发水电,规划建设大渡河、金沙江上游川滇段等6个清洁能源基地……国家能源集团全面加强绿色转型发展,努力实现水风光发电协同互补和联合运行。

  截至2023年底,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规模达962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6078万千瓦、保持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十四五”末,力争新增新能源装机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

  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的过程中,国家能源集团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业运营氢能业务;牵头设立中国氢能联盟,构建“绿色氢能供应链”和“氢能联盟服务链”体系;建成飞轮储能、火储调频等一批新型储能项目;牵头开展未来产业深部地热能开发利用等任务……

  “国家能源集团将在规模稳定性、多元融合性、先进高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安全链、能源绿色链、能源科技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可靠能源保障。”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表示。(丁怡婷)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沪港高铁动卧列车准备就绪

  • 西藏:拉萨举办第二届锅庄舞大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