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学留声机·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听众您好!欢迎收听光明网科学文化音频节目《科学留声机》。《科学留声机》推出的全新系列——《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将为您解读《光明日报》同名专栏系列文章,感受两院院士闪烁科学之光、浸透报国之志的思想、智慧与情感。今天,让我们听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主任吴丰昌对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解。
吴丰昌院士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提出,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和大家熟悉的传统污染物不同,微塑料、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并且因为底数不清、风险不明,治理技术研发难度比较大,是国际共性科技难题。
在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体现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的新要求,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宜早不宜迟,吴丰昌院士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健康”理念,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原则,构建以“筛、评、控、禁、减、治”为主线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主动作为下好了科技创新的先手棋。
吴丰昌院士说,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破解新污染物治理难题,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狠抓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在生态环保领域走出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路。
以基础科研带动重大环境问题解决,将基础研究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有机结合,才能碰撞出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展全国层面的调查监测,推动监测和评估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的现代化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努力攻克健康危害、生态风险、溯源归因、环境基准以及减排、控制、处置和替代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吴丰昌院士及其团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序推进新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协同管控打造完整高效的产学研用合作技术链和产业链。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以科技创新带动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治理效能;鼓励有条件地区、高风险行业开展协同治理和工程示范,先行先试;提升替代产品和技术的研发能力,逐步淘汰有毒有害新型污染物产业,推动绿色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等。
吴丰昌院士说,科研工作者是胸怀“国之大者”,应当自觉肩负时代使命,探索、运用科学规律,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本领,为全球新污染物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每一位生态环保科研工作者都是新污染物治理的引领者、推动者和行动者。只要携手奋进,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夯实治污科学基础,提升精准治污效能,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污染物治理,就能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共赢。
监 制
丰捷 宋乐永
策 划
战钊 林佳欣 焦子原
统 筹
张蕾
AI声音训练师
林佳欣 杨方雷(实习)
文 案
杨方雷(实习)
制 作
杨方雷(实习)
来 源
《光明日报》
出 品
光明日报科技部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