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李德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为国家创新到老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李德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为国家创新到老
老老实实做学问,中国人也不比外国人差。
http://recordcdn.quklive.com/upload/vod/user1587016609771948/1729426320645343/origin.mp3

李德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为国家创新到老

来源:光明网 2024-10-22 13:32

  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您现在收听的是光明网科学文化音频栏目《科学留声机》,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际著名测绘遥感学家李德仁带领团队为地球“画像”的故事。

  “不惧权威,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洋人,不迷信书本,老老实实做学问,中国人也不比外国人差。”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颁奖典礼上,李德仁院士面容慈祥,脚步从容。尽管已85岁高龄,这位战略科学家依然奋力耕耘在科研、教学一线。

李德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为国家创新到老

李德仁

  测绘遥感是一项强国、富国、利民的事业,对它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李院士说,衰老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国家创新到老,是他毕生不变的追求。1985年,李德仁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完成博士学业,面对国外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抛出的橄榄枝,他毅然放弃高薪邀约,走上了母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的讲台。

  妻子朱宜萱在给丈夫的信中写道:“‘俯首甘为孺子牛’,你是一头‘牛’,吃着祖国的草成长,现在是时候为国家‘挤奶’了。”然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科研水平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存在着起步晚、技术落后、人才少、元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测绘,是国家建设的尖兵。要用国产的数据,用中国人的方法解决卫星遥感应用问题。”回国后的李德仁带领团队坚持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向一个又一个难题发起挑战。

  在李德仁的办公室,一幅“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三维晕渲地形图”,在正对办公桌的墙上挂了十几年,这背后是一位科学家难以释怀的内疚与心痛。“如果当时有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就好了。”李德仁说,“在汶川上空‘扫一下’,就能快速掌握当地情况。”地震发生后,李德仁带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迅速到达汶川,在处置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时,他们利用航空遥感获取详细数据,并上报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0年,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正式启动。李德仁亲自带领团队开展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攻关。经过10年的建设,高分专项已经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系统的自主可控。李院士说:“人生物质的追求是有限的,我们事业的追求、精神的追求是无限的。”

李德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为国家创新到老

李德仁获得博士学位

  大学时代的李德仁,是图书馆的常客。不但把馆内专业文献翻了个遍,他还“大胆”地揪出苏联教科书中的错误,并且把心得文章拿给了我国航测与遥感学科奠基人王之卓教授。研究生毕业后,他拿到珍贵的留学资格,成为国际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阿克曼教授的博士生。

  阿克曼教授给了李德仁一个航空测量领域世界性的难题,航空测量数据量十分庞大,如何区分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一直困扰着测量学界的科研人员,李德仁以此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攻克了这个难题。在斯图加特大学,他1分+5星的答辩成绩到现在都没人能超过。

  最近几年,李德仁提出要加快建设“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预计到2030年,“东方慧眼”可以在轨200多颗卫星,实现0.3~0.5米分辨率的全球观测,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智能、实时的遥感信息服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李院士觉得,要想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资源、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要有地图。懂得测绘遥感学科的高度,学生有了理想,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

李德仁:俯首甘为孺子牛,要为国家创新到老

李德仁为毕业生拨穗

  在自己所有的头衔中,李德仁认为,当老师才是他最骄傲、最有成就感的事。他要求学生坚持“读书、思维、创新、实践”,做国家的栋梁。因此,他总把学生带到科研一线“拉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大胆创新。对他而言,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让测绘科学后继有人,是永恒的课题。“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的科学家,从战术科学家走向战略科学家,带领更多的年轻人来搞科研、搞建设、搞开发,这样中国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从毅然归国到开拓创新,从扎根科研一线到孜孜不倦教书育人,李德仁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一辈子为国家服务。他用自己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中国科学家奋进、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感谢您收听本期《科学留声机》,我们下期见!

监  制

战  钊

策  划

林佳欣 焦子原 蔡 琳

编  导

焦子原 刘峻宇(实习)

AI声音训练师

林佳欣 刘峻宇(实习)

制  作

刘峻宇(实习)

资料来源

央视网 科技日报

出  品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 责编:肖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