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护航,道地药材焕新生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技护航,道地药材焕新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10-29 10:08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人参、灵芝、平贝母……在这个沙盘上,长白山主要道地药材的区位分布情况都有清晰标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终身教授董方言介绍,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也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

  上世纪70年代,该院生药研究室的科研人员用了5年时间,对长白山山脉药物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收集了1533种植物、动物药标本,形成了长白山微观沙盘等系列成果,为长白山药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延续老一辈科学家的钻研探索精神,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在中药创新药物研发、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我们持续加强中药研究技术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和完善中医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中医药研究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同时,发扬我院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的优势,加强道地药材药效成分的深度挖掘与机制研究,使吉林省道地药材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人民健康。”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涛说。

  用科技阐明中药治病原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药材。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腹地的吉林省,具有适合天然绿色中药材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药用植物达2000多种,人参、鹿茸、五味子等十余种道地药材产量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人参,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药材资源的信息,记者不久前来到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进行调研。“长白山是一座‘立体资源宝库’,这里的药材具有极佳的品质。”董方言说,长白山地区的900余种中药材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药用生物资源。

  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成为相关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传统理论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体系下推演的时候,不见得能够完完全全在循证上体现出来。”荆涛说,“同样的药,可能甲患者有效用,乙患者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怎么用科学解释?那就应该拿指标说话,把这个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进行分析。”

  以人参研究为例,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霍烽介绍,该院围绕人参的主要成分(如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证明了人参糖蛋白对长寿因子的调控作用及抗衰老功效,人参扶正固本、抵抗衰老的中医理念与现代研究结果相符,为科学阐明人参的生物功效提供了新的证据。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人参已不再是单一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后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人参护肤品就是典型代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药师陈英红说。

  该院主任药师丁涛团队深耕中药药效评价研究多年。“我们课题组把中医证候和西医的疾病模型结合起来,通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采用现代组学技术来深入、多方面地阐释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丁涛说,以心衰为例,结合中医证候如气虚血瘀证的论述,模拟心衰患者的症状,如气短、乏力、心悸、唇色紫暗、自汗等,课题组通过建立特定的动物模型,使用相关药物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解读其治疗疾病的原理,为中药新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挖掘道地药材的药用潜力

  利用现代技术,挖掘道地药材的药用潜力,发现新的药用部位和新的药用用途,扩展传统中药的应用场景,也是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的重要研究方向。

  “比如淫羊藿,之前主要用于补虚,后来我们发现这味药材也有降血糖的作用。为了明确其中的药效物质,我们对其进行酶解、酸解,再转化为不同物质进行酶学实验和细胞实验,以明确究竟是它的哪个部位中的什么物质有药效,寻找一些具有更高活性、更低毒性的化合物,为研发新药做准备。”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南敏伦说,这也是中医药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此,近年来,该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0余项,总科研经费达2.6亿元;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22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7项,国家新药证书38项、临床批件45项,产出的科技成果大多在吉林省内实现了成果转化。

  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就是人参果。提起它,许多人会想到《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推倒的那棵“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的人参果树,还有人会想到脆爽多汁、甘淡清香的香瓜茄。其实,“百草之王”人参的果实也叫人参果。

  人参一般每年初夏开花,花呈淡黄色,许多小花聚集在茎顶部,排成伞状,花落结果,果实由青变红,鲜红的人参果被人称为“红榔头”,每个果中含有2颗肾形的种子。

  “人参果通常不被视为人参的传统药用部位,人参果中的种子常被老百姓用作种植人参的种子来源,而它的果浆则多被丢弃。”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三级主任药师弥宏介绍,她所在的课题组对人参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人参果浆中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Re,Rg1,Rd等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人参果的研究开发了人参新的药用部位,更有效地利用了植物资源。在此基础上,弥宏带领课题组建立了人参果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现在吉林省的多家药企、保健品厂家和食品厂家围绕人参果,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包括人参果片、人参果果汁等保健品。使用人参果而非传统的人参根茎,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弥宏说,这些产品的市场反应良好,年销售额能达到1亿元左右。

  打破地域限制,创制新方

  专家表示,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地域性”是道地药材的重要特点。比如,按照道地药材的传统说法,红花是西藏的好,冬虫夏草是青海的好,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的区别。如今,依托现代科技,研究人员给古老课题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从理论上拓展,我觉得应该打破地域的限制,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组出新方来。”荆涛说,“比如,云南省某个药方有10种药,专治某种病。我从黑龙江、西藏、福建选一些药,合在一起,也能治这种病,这就能形成新方。”

  之所以要创制新方,主要还是中医临床的需要。“以前冬天吃不着西瓜,北方人吃不到海鲜。现在只要条件允许,可以把天南海北、一年四季的东西放在一个桌上去吃。这究竟合不合理,健不健康?不好说。但有一些现代疾病可以说是‘倒反天罡’了,传统中药没有方子来应对,不创新不行。”荆涛说。

  从理论上能实现新方的创制,得益于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交通的愈加便利。“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药材的信息共享,就可能实现新方的创制。”荆涛说,“举个例子,假如要治疗心阳虚,可能东北的人参好。如果同时还需要利尿或者治疗心阴虚,没准就是云南的人参好,太有可能了。”

  不管南药北药,只要能治好病,都是好药。荆涛说:“以前,海南的老中医看不到东北的患者,南方医生想用北方药材也很难。现在条件不一样了,可以实现‘南病北治’‘北药南用’——前提是要依托现代科技证明其有效成分之后。所以说,新方创制,正逢其时。”(熊 建 孙亚慧 王美华)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