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RTE2024教育论坛:AI+教育新变革、新业态与新场景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RTE2024教育论坛:AI+教育新变革、新业态与新场景

来源:光明网2024-11-01 15:03

  AI+教育诞生至今,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1950年起),世界上第一个教辅教学系统 PLATO 诞生,AI +教育进入了早期阶段。技术积淀阶段(1980年起),神经网络算法的提出,让AI能力在教育行业有了初步应用。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起),行业提出强化学习模型,AI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集中爆发阶段(2017年起),Transformer、GPT模型相继出现,AI开始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从AI+教育行业发展的历程来看,AI+教育并非新提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模型发展到今天,一直都在助力教育领域持续上新。在刚刚过去的 RTE2024 教育论坛上,声网教育产品负责人刘惠冬、环球网校高级产品总监产品研发负责人赵国强、英飞·思想家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王伟、AGIClass & AI-Shifu创始人孙志岗、超智能科合伙人杜俊辰、获得场景视频运营副总裁郑哲就AI+教育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关于AI+教育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该领域发展的新变革、新业态与新场景等议题,大家都能从这场论坛中找到答案。

  AI多模态实时互动 驱动在线教育焕新

  规模化、公平化与个性化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难题,普惠教育的加速落地基本解决了规模化和公平化问题,但个性化痛点仍旧亟待解决。声网教育产品负责人刘惠冬表示,随着 AI技术的深入,我们将有可能通过AI对教学主体、教学载体、学习主体的赋能,逐步解决个性化教育难题。未来,在RTC技术的驱动下,毫秒级实时互动、更人性化的情感情绪、更真实的互动体验、以及多人实时互动的结合将为在线教育带来新机遇,AI多模态实时互动将成为教育行业的趋势。

  为了更好的帮助教育机构用好AI,促进行业问题的解决。声网作为用RTC赋能教育行业的早期践行者,很早就与国内一线大模型厂商、头部教育机构进行了长期的打磨与验证,加上自身在音视频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声网AI多模态实时互动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据悉,该方案以语音为核心,并支持视频扩展,也可以实现多种模态的的组合输入&输出。在延迟上,该方案基于声网的全球虚拟大网SD-RTN对整体交互延迟进行了优化,可以将延迟控制在1s以内。音频方面,对话感受更智能、更逼真,还支持随时打断、超拟人化人声合成等功能。与此同时,声网AI多模态实时互动解决方案还还支持灵活可扩展的AI Agent架构,帮助开发者与企业快速构建适配自己业务场景的AI实时互动服务。

  AI赋能职业教育迎来结构性变化

  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的一种方式,更承载了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追求、以及社会需求的匹配,其在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毋庸置疑。那么,当下职业教育现状是什么?在AI技术的驱动下,职业教育又迎来了哪些机会?环球网校高级产品总监产品研发负责人赵国强围绕职业教育的业务场景、大模型应用以及展望进行了分享。

  赵国强指出,传统职业教育市场的特殊性,让该领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比如,品类过于分散所导致的市场容量不够大,进而影响了企业在大模型、师资方面的生产投入,最终带来了成本结构与用户实际使用产品交付效果的矛盾。比如,职业教育用户学习基础差异大,个人答疑和辅导需求极其旺盛,但传统职业教育场景个性化服务能力欠缺。

  那么,伴随着AI技术的进化,上述这些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吗?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环球网校借助自适应+AI辅导方案打造的云私塾7.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赵国强介绍,作为一个智能化学习平台,云私塾7.0不仅能够为不同基础、不同学习目标和时间的学员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和规划,还能同时进行24小时AI辅导,更好的帮助学员实现个性化、高效学习。

  由此来看,AIGC的出现不仅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教育在用户学习、教研教学以及学习服务中的部分痛点,还有可能成为大部分职业教育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如赵国强所说,AI正驱动职业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并将在降本增效、学习价值提升和业务创新等方面发挥出核心价值。

  AI+教育的新业态:数字空间、AI师傅与AIGC课程内容平台

  此次论坛上,数字空间、AI师傅与AIGC课程内容生产应用平台等AI+教育孕育出来的一些新业态成了普遍关注的焦点。

  先从数字空间开始说起,关注大模型发展的人,大概率都听过来自OpenAI Canvas 项目负责人Karina Nguyen的一句话:我对终极AGI界面的愿景,是一张空白的画布。在教育领域,也有一张画布,正在成为重构教师教学设计的新质生产力工具,它就是伯索基于AIGC+数字画布打造的可视化在线协作数字空间——英飞·思想家。

  据英飞·思想家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王伟介绍,英飞·思想家是一款集内容创作、多人协作、视频会议、AIGC 等能力于一体的新质生产力工具,旨在满足各类场景下的复杂信息交互需求,赋予组织更高效、更便捷、更流畅的协作共创体验。英飞·思想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有效帮助教育机构实现效能提升与降本增效。

  在王伟看来,在生成式AI的引领下,教育领域将出现四大变革:课程体系将沿着多态,多境,跨域的方向发展;工业时代知识传递、信息时代知识构建的教学范式走向智能时代知识创生;学习将从良构问题到情景问题解决,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发展;个体学习将进化到协作学习,甚至是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之间的连接。

  英飞·思想家所提供的All-in-one承载方式以及AI-Native空间将很好的支撑教育行业进化,All-in-one 将通过重新定义“超大黑板”、“富媒体”, 成为 AIGC 最为理想的承载平台。在 AI-Native 的“空间”逻辑下,数字空间就是硅基生命天生的载体。它不仅有低成本、可持续、迁移更自由、具备跨时空能力的优势,而且物理场景空间消失还不会影响数字空间的存在和持续发展。此外,在全新的人机交互协作模式下,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英飞·思想家的数字空间里被 AI 认知解读、多模态生成、编排、以及自我进化。

  在AI师傅这个项目里,当AI成为了老师不再是畅想,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AI-Shifu创始人孙志岗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做教育,都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核心命题,将在AI出现后被彻底改变。

  关于AI什么都懂,那还学什么?孙志岗认为该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解读:其一,学习目标迁移,从学会自己干到学会用 AI干。其二,学习结果迁移,从会做一件事的每个细节到能做很多事。其三,人才定义改变,从擅长解决细节问题的专才,到擅长顶层设计的通才。

  关于在AI时代,我们到底该怎么学。AI师傅给到的模式是,教师主控、AI交付、学生跟从、随时互动。孙志岗表示,问题求解式、和体系化是古今中外主流的两种学习形式。AI在问题求解式维度上的优势极其明显,任何人类都不可能在时间和耐心上超过AI。所以,我们要在AI时代学会问AI、持续追问、让AI查资料。在体系化学习上,由于教学体系是可穷举的,AI 也做不到千人千面,所以让直接AI创建课程体系不靠谱。但我们能做的,是让AI跟随专家创建的课程体系,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教学。

  在AI师傅的模式下,过去大规模、高质量、个性化的不可能三角将会被彻底打破。教师主控解决了科学、有效性以及信任问题,AI 交付负责极度个性化,真正实现一对一个性化体验。

  除了老师,课程内容也一直都是教育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可否认的是,以慕课主导的上一个时代已经在AIGC的浪潮下,逐渐向AIGC赋能的智慧课程时代过渡。超智能科合伙人杜俊辰认为,在AIGC的辅助下,未来课程将更容易实现课堂的精彩,课程内容生产的效率也将是传统课程的10倍不止。AIGC赋能的智慧课程将成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新引擎,未来的数智化AIGC课程内容生产应用平台将构建课程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教学应用,以及从课程-课堂-教材-实践的一体化建设生态。

  据悉,超智能科作为数智化的AIGC课程内容生产应用平台,已经率先开始利用先进的AIGC技术重塑知识传递的价值,并推出了包含AI数字人形象/语音克隆、AIGC课程数据处理、AIGC互动课生成等核心功能在内的AIGC智课平台4.0。

  可以预见的是,AIGC课程内容生产应用平台不仅将更好的推动教育资源公平、个性化与模式的创新,还会在学校层面助力教学评估工作、优质教学资源沉淀以及新质人才培养等工作,对于学生而言,结合个性化学情情况的学习内容也将陆续到来。

  AI+教育新场景 落地与效率在持续发生

  “制冷技术是个很好的发明,但第一个用制冷技术赚到大钱的是可口可乐。”获得场景视频运营副总裁郑哲在分享过程中重点提到了这个观点,这足以见得在他看来,场景落地是AI+教育时代里最为重要的一环。

  郑哲指出,过去10-15年的时间里,教育行业通常采用云计算方式把线下课程搬到线上,用于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进入 AIGC时代后,大模型+数字人逐渐成为教培领域中主流的交互场景。

  在论坛现场,郑哲通过提示词、做课件、出内容、大数据、互动伴学、优化流程以及应用评估七个步骤,向大家全方位展示了利用获得场景视频进行AI制课的全流程。据悉,获得场景视频已经在智能分发、形象融合、智慧出版、试题解析、在线录播、虚拟交互、IP运营等场景落地上,探索出了一条先进路线并成功实践。

  正如郑哲所说,AI时代缺的不会是场景,而是生产过程中高效率的场景实现。我们也相信,在AI这个伟大的发明之下,将有更多的想象与产品正在酝酿之中。

  站在更高的视角,AIGC为教育领域带来的变革一定会发生,且力度是空前的、史无前例的。声网也将继续在这波浪潮下,做好教育领域变革的支撑与引领,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新教育时代。(科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