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进博上“新”】辉瑞中国2030战略发布,多款产品首发首秀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进博上“新”】辉瑞中国2030战略发布,多款产品首发首秀

来源:光明网2024-11-06 15:01

  11月6日,一场充满前瞻性、未来感的开馆仪式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展台举行,以“辉瑞卅五中国情 超越昨天向未来”为主题,辉瑞正式开启本届进博之旅。开馆仪式上,“辉瑞中国2030战略”正式发布,辉瑞用清晰的发展蓝图阐明了“根植中国、服务中国”的坚定承诺。

  开馆仪式现场,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发表视频致辞,他表示:“今年,辉瑞公司迎来了成立175周年和进入中国35周年。携手创新是应对人类最大健康挑战之一——癌症的关键。辉瑞全力支持‘健康中国2030’战略,特别是助力实现将癌症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提升15%的目标。我坚信,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DC)在内的创新成果,将有助于挽救、改善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数百万人的生命。”

  辉瑞首席国际市场商务官兼执行副总裁安卓远(Alexandre de Germay)在致辞中回顾了他的一年来三次的中国之行,他表示:“心怀患者的辉瑞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7年,每年为10亿患者的生活带来改变,中国市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中国对于生物产业创新的重视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辉瑞中国区总裁、RDPAC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Jean-Christophe Pointeau表示,“未来五年,辉瑞10亿美元的投资,将在加速创新、提高诊断能力和治疗标准、促进本土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三方面,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助力全链条发展,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早日实现。”现场,他还透露,辉瑞前不久刚刚在北京设立新的研发中心,将以“三倍速中国创新”为目标,通过创新研发的加速,力争在2021年至2030年的十年间获得60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李国清在致辞时表示,“进博会正以更强的品牌曝光度、更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更强的改革推动力,持续绽放自己的魅力,成为全球企业深化与中国经贸合作的重要舞台。期待辉瑞未来在进博会的平台上,展示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创新产品,不断深化引领行业合作,推动并赋能本土创新,助力创新药全链条发展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进博上“新”】辉瑞中国2030战略发布,多款产品首发首秀

  “辉瑞中国2030战略”启动

  今年是辉瑞连续第六次亮相进博的舞台。据悉,本届进博会期间,辉瑞共带来肿瘤、抗感染、炎症与免疫、偏头痛、罕见病、疫苗六大领域的24款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4款是首次在中国亮相,分别是:全球首个针对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思福诺(注射用氨曲南阿维巴坦钠)、前列腺癌领域的新型双重机制PARP抑制剂泰泽纳(甲苯磺酸他拉唑帕利胶囊)、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血友病疗法马塔西单抗以及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埃纳妥单抗等。

  以首发首秀的马塔西单抗为例,作为一款具有全新作用机制药物,该创新药物改变传统一周多次、静脉输注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的心理负担和用药负担,能够实现每周一次、皮下给药的创新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今年8月,中国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已受理马塔西单抗的上市申请,10月这一产品又被纳入《以患者为中心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试点工作计划(“关爱计划”)》试点项目。

  此外,辉瑞今年还首次带来数字化展品——“3A Accelerate(加速)、Access(可及)、Associate(连接)患者旅程全阶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全球首个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全球首个能同时用于偏头痛急性期和预防治疗的新一代小分子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口崩片瑞美吉泮、创新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在多个指南和共识中被推荐作为成人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病一线治疗选择的艾沙康唑等多款产品集结亮相。(战钊)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