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揭晓 AI黑科技抢先看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揭晓 AI黑科技抢先看

来源:光明网2024-11-19 13:21

  日前,华为正式宣布Mate系列新成员——华为 Mate70系列将于11月26日发布。而随后发出的三条AI功能的Teaser视频,预示华为Mate 70系列或将在AI影像、AI隐私安全及AI手势技术三大方面带来功能升级与创新。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揭晓 AI黑科技抢先看

  华为Mate 70系列承载着华为对智能手机未来的深刻洞察,其刮起的“新风向”有望引领智能手机行业的新一轮变革,因此,这款手机的上市将备受瞩目,成为行业最值得期待的年底“压轴戏”。

  华为Mate 70系列:一款强大的AI手机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认知、组织、行为的底层逻辑正在产生变革,AI成为各大手机厂商必须争夺的城池,手机AI技术持续快速迭代。业界普遍认为,AI手机是继功能机、智能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个阶段。

  据预测,2024年中国市场新一代AI手机的出货量为3700万台,到2027年将达到1.5亿台,且市场份额有望达到51.9%。这表明中国市场对于AI智能手机的接受程度和增长速度都十分迅速。

  益普索电子科技研究院公开的《AI Phone白皮书》指出,AI手机不是智能手机的性能累加,而是基于人工智能底层逻辑、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拥有全新的与人类情感感知和交互能力的全新物种,AI Phone在新的范式下沿着自身的路径迭代发展。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揭晓 AI黑科技抢先看

  据悉,在AI影像方面,华为Mate 70系列将AI算法与硬件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识别拍摄场景、物体材质乃至光线变化,华为Mate 70系列能够自动调整相机参数,实现更为精准的色彩还原、细节捕捉和动态范围优化,根据这次视频内容猜测,此次华为Mate 70系列或将带来全新的AI影像功能,记录拍摄对象的多个瞬间。

  此外,华为Mate 70系列还或将引入全新的AI创作助手功能,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帮助用户轻松完成复杂的后期编辑工作,无论是照片的风格转换、色彩调整,还是视频的剪辑、特效添加,都能一键完成,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摄影师和导演。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揭晓 AI黑科技抢先看

  纯血鸿蒙带来的“原生安全”,将隐私掌控权交还给用户。根据视频可以预测,华为Mate 70系列或将采用更为先进的加密技术和隐私管理机制,通过AI智能识别风险行为,如人脸识别,消息屏蔽、异常登录尝试、恶意软件入侵等,让AI手机有了隐私保护“最优解”。

  在手势技术方面,借助HarmonyOS NEXT这一完全独立且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华为Mate 70系列或将实现软硬件更深度协同,支持多模态交互,如语音、触控、视觉识别等,无缝连接华为生态内的各类智能设备,形成智能生活生态圈。

  AI手机崛起,带动行业发展“突破口”

  今年以来,国产手机延续了增长态势。业内专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I功能持续升级创新吸引了众多追求科技体验的消费者,为手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AI手机有望成为继5G之后刺激新一轮换机的拐点。

  回顾历代Mate系列的进阶之路,从2017年的AI慧眼识物、AI双指识屏,再到2018年的AI人像留色,以及后续的AI信息保护、AI智感支付、AI云增强等一系列AI创新黑科技,Mate系列始终保持着对手机AI技术的深度探索与持续引领。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揭晓 AI黑科技抢先看

  此次华为Mate 70系列的AI创新功能预热视频,以及此前HarmonyOS Next已经推出的AI创新功能,如AI修图、AI声音修复等,显示出Mate系列持续引领手机AI创新的前瞻视野。

  当前,手机厂商的战争,早已从单纯的硬件,过渡到系统和生态之战。鸿蒙生态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HarmonyOS NEXT已经脱离AOSP,在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这标志着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式进入了鸿蒙、iOS、安卓三足鼎立的时代。而作为搭载原生鸿蒙系统的全新力作华为Mate 70系列,通过软硬端云协同,打造多模态、多设备、多能力的AI生态,定将成为“史上最强大的Mate”。

  华为Mate 70系列的到来,背后是华为多年来的全栈自研与全面深耕AI技术的积累与沉淀。有理由相信,它的推出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一次技术革命,华为Mate 70系列将再次引领手机AI技术的潮流,成为行业的新标杆。(科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