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追逐与躲避,不仅是一场生死的较量,更是自然选择压力下的生存智慧。在这场无休止的“战争”中,隐藏着一种特殊的“语言”——化学报警信号。
黑尾胡蜂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昆虫,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之一。雌蜂的毒针长达8毫米,与毒针相连的毒腺中储藏了大量毒素。这些毒素的威力不容小觑,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引发肝肾衰竭。
黑尾胡蜂的毒针
黑尾胡蜂还有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它们的“集群”作战方式。黑尾胡蜂的毒液能释放出报警信息素,招唤同伴群起而攻之。因此,报警信息素使得黑尾胡蜂变得极度危险。
比如,在捕食最喜欢的猎物之一——蜜蜂时,当一只黑尾胡蜂发现蜜蜂巢穴后,它会在蜜蜂巢门口留下标记,很快召集数十只同伴集体攻击巢门口守卫的蜜蜂。而黑尾胡蜂有坚硬的角质层保护,蜜蜂的蛰针无法刺穿。凭借发达的上颚,一只黑尾胡蜂每分钟能杀死数十只蜜蜂,在黑尾胡蜂的群体进攻下,由上万只蜜蜂的蜜蜂群只需几个小时就会被屠杀殆尽。
黑尾胡蜂攻击蜜蜂蜂巢
社会性昆虫能利用报警信息素进行群体防御及危险区域标记,有利于群体的存活和繁殖。但与其他社会性昆虫(蜜蜂、蚂蚁等)相比,科学家对胡蜂的报警信息素知之甚少。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董诗浩研究员为第一作者,谭垦研究员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ames C. Nieh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发表在《昆虫科学》,为我们揭示了有关黑尾胡蜂报警信息素的相关科研成果。
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触角电生理测定和野外生物活性测定等技术手段,对黑尾胡蜂蜂毒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蜂毒液中包含5种主要挥发物——仲戊醇、异戊醇、2-庚醇、2-壬醇和乙酸异戊酯。
有趣的是,其中,乙酸异戊酯和2-壬醇是蜜蜂报警信息素的重要成分。蜜蜂受侵扰时,尾部的毒腺会释放报警信息素。蜂群内接收到这种信号的蜜蜂就会大量在蜂箱门口集结,释放更多的信息素,告知蜂群中具备攻击能力的蜜蜂,有敌害来临,出来应战。
也就是说,蜜蜂和黑尾胡蜂共用了部分报警信息素成分。这种化学信号共享可能使双方能够检测到对方的报警信号,
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语言”共享现象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奇妙而复杂的谜团。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科学家对黑尾胡蜂化学通讯机制的理解,也为科学家们剖析跨物种的化学通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还为入侵物种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线索。(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