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技日报讯 12月25日,记者从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侯亮亮团队获悉,日前该团队通过对河北邢台柏人城遗址人骨的AMS-14C测年及人和动物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证实了华北平原粟麦混合的农业体系在战国晚期已经形成。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邢台地区战国晚期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还证实了小麦在当地普及程度较高,为了解战国晚期小麦在华北平原的发展及华北平原先民食物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有力证据。相关成果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报告》。
小麦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推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侯亮亮介绍,自史前时期,粟和黍一直是黄河流域先民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史前食物全球化浪潮的加剧,小麦开始从西亚的新月沃地传入我国。距今4000—3000年左右,小麦开始对先民的食物结构产生影响,到汉代,小麦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华北平原是北方旱作农业的代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于太行山东侧的河北平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关于麦类种植的文献记载极为丰富。邢台地区历史悠久,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场所,自古就因水源充足而被称为“井”,这一独特的环境优势为小麦种植提供了必要前提。考古学家在邢台赵村遗址就已发现商代的小麦遗存。由此可见,邢台地区有着小麦种植的天然优势,这也是该地区能够较早普及小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侯亮亮介绍,团队结合遗迹地层、出土器物、组合群以及AMS-14C测年的证据,判断柏人城遗址人骨样品的年代为战国晚期。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对遗址中人和动物骨骼的骨胶原进行研究,发现先民主要从事农耕经济,其食物结构显示出明显的粟麦混合特征。团队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麦类作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的比例高达61.4%,这表明麦类作物已经是当时较为重要的农作物,说明此时华北平原粟麦混合的农业体系已经形成。
另悉,研究团队通过对比柏人城遗址与同时期周边遗址的数据,发现大部分遗址仍以传统的粟作农业为主,柏人城遗址的小麦食用程度较高。团队推测,这可能与当地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石转磨、铁制农具等生产工具的发展有关。(记者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