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刘少军: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刘少军: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科学留声机·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http://recordcdn.quklive.com/upload/vod/user1587016609771948/1736232126950285/origin.mp3

刘少军: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来源:光明网 2025-01-07 14:43

  【科学留声机·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听科学家声音、读科学家故事、悟科学家精神,听众您好!欢迎收听光明网科学文化音频节目《科学留声机》。《科学留声机》推出的全新系列——《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将为您解读《光明日报》同名专栏系列文章,感受两院院士闪烁科学之光、浸透报国之志的思想、智慧与情感。今天,让我们听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少军对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解。

刘少军: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刘少军院士

  “像我们水产是一个基础理论和实践要结合的一个学科,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多做无人区的工作,也要坚持坐冷板凳,把冷板凳坐热,要有这种准备。”

  刘少军院士说,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我们实验室倡导的十六个字——脚踏实地、探索创新、持之以恒、水到渠成。你就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事做好,做有用的事。”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有“不信邪”的执着。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不同物种间杂交很难形成存活后代,更难形成可育品系。但刘院士的父亲刘筠在听到民间传说红鲫和鲤鱼这两个不同属的物种有可能在自然界中远缘杂交形成存活后代后,凭着长期从事鱼类育种积累的经验,敏锐地感觉到这个事情值得研究、值得去验证。于是带领团队对鲫鲤杂交进行了30多年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出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鱼品系,并研制出三倍体优良鱼类。刘院士父亲的科研精神对他后来投身科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夯实原始科技创新这一根基。从源头开始探索,经过长期而系统地持续研究,不但可以产生一系列创新成果,还可以完全自主掌握相应规律和技术,自主掌握关键种质资源和关键核心技术。在实验室鱼类远缘杂交成功个案基础上,刘院士的科研团队长期系统地进行了大规模鱼类远缘杂交试验,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鱼类育种技术,培育了世界上第一例同源四倍体鱼等一批可育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品系,形成了一批新的鱼类种质资源,研制了一大批优质三倍体和二倍体鱼。这些规律与自然界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相吻合,也与其他科研团队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些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鱼类杂交育种工作,有助于不断研制出新的鱼类种质资源和新品种。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是关键,必须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人才培养,要引培并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传帮带,一代一代地把有特色的科研工作做下去。刘院士团队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很多来自不是很有名的高校,但他们在实验室重勤奋、重创新、重自立的精神指导下,经历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校等阶段,紧密围绕“鱼类远缘杂交”主题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取得了不俗成绩。

  “我们讲科技报国,一个要有情怀,要爱国,要有实力,你光靠情怀也不行,实力加情怀,要为我们祖国的发展献出我们的青春,献出我们的毕生精力。”

  刘院士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大胆创新,要勇于挑战“无人区”的工作,多做从“0”到“1”的工作。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坚定信念,有定力和恒心,不因追求高影响文章、获得研究经费等因素而改变研究方向,坚持把特色做大做强。

  当然,在做好特色科研的同时,必须胸怀天下,要有国际视野,及时吸收和利用现代生物学前沿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努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监 制

丰捷 宋乐永

策 划

战钊 林佳欣 焦子原

AI声音训练师

林佳欣 刘峻宇(实习)

文 案

杜森林(实习)蒋晓宇(实习)

制 作

蒋晓宇(实习)

来 源

《光明日报》

出 品

光明日报科技部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 责编:蔡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