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家详解开学季如何防控传染病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专家详解开学季如何防控传染病

来源:科技日报2025-02-18 09:34

  随着寒假结束,同学们重返校园,流感季是否已经过去,进入春季还有哪些高发传染病值得关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春季常见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以及麻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提醒公众,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流感病毒作为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但是流行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南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存在差异,今年第6周监测结果提示,南方活动水平高于北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艳良提醒公众,感染流感病毒对人体的影响类似一场“疾风骤雨”,除了会引起高热、全身酸痛的症状以外,也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肺炎。尤其对一些特殊的人群,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婴幼儿、基础疾病患者等,引起流感性肺炎的几率要高得多。当出现呼吸急促超过30次、指氧饱和度低于93%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校园传染病的早发现和早处置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疫情发生风险、控制发生规模。对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建议及时全程接种疫苗,通过强化免疫,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彭质斌说,学校应加强教室清洁,在保暖的前提下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健康监测,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和登记,组织开展学生、教职员工体育活动和健身锻炼,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感染的风险。

  除了传染病之外,春季还是消化道疾病、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表示,春季气候变暖,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春季消化道系统疾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前临床上出现过食用冰箱过夜食物,导致低烧、水样便等症状的患者,经检测发现是感染了沙门氏菌。因此,他建议将食物充分烹熟后食用,家庭成员如出现了低热、腹泻症状,要避免共用餐具,减少细菌传播,预防疾病发生。

  针对春季过敏问题,马艳良表示,无论是过敏性哮喘还是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提前预防都要比出现症状后再治疗更加有效。预防包含预防性药物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提前2到4周使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鼻喷激素,可以减少症状发生,降低症状严重程度。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提前使用对症的滴眼液,过敏性哮喘可提前使用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药物。物理防护方面,除了戴口罩,还可以使用带有硅胶保护套的防过敏护目镜,以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春季过敏一旦症状转重应及时就医,尤其哮喘患者要随身携带含有沙丁胺醇或福莫特罗的急救药物。(张佳星)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