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3月28日,国内首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蓝皮书《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报告(2024)》在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上正式发布。本书主编、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李军凯作发布报告。
全书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分析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梳理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现状,提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新举措、新思路、新建议。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为本书作序。她表示,纵观全书,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既梳理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现在式”,又探索了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将来式”,其中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提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北科院院长伍建民作为本书特别顾问,为本书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指导和严谨的把关。他表示,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北京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供新的素材、新的思路和新的启发,助力提高北京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李军凯在新书发布报告中表示,本书是北科院历时多年积累,推出的国内首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蓝皮书。全书共包含五大篇章、40万字,多维度、多视角系统梳理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首先,本书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框架,将国际科技合作定义为“有关知识、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跨国交流与共享合作以及支撑这些活动的平台、制度、政策环境等”。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科学研究合作、技术转移转让、科技人才交流、科技合作生态。其次,本书梳理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现在式”。一是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二是推动国际技术转让。三是促进科技人才交流;四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此外,本书探索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将来式”。从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统筹协同机制、开放国际科研项目申报、助力企业“走出去”、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国际化科研环境等多角度,提出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未来发展的关键锚点、行动路径和政策建议。
同时,本书还从创新生态、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国际借鉴四个篇章探讨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的多角度内容。(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