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工智能+”,打开新课堂(解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工智能+”,打开新课堂(解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09 10:13

  学生在学习操作机器狗。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供图

  学生在操作皮影。

  湖北武汉光谷第十五小学供图

  学生团队在制作航模。

  广东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供图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正快速进入校园,改变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应用人工智能,课堂有哪些新场景、教学有哪些新变化、学生有哪些新体验?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编 者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用数学解码中轴线

  记者 吴丹

  打开“云上中轴”小程序,跟随北京雨燕俯瞰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依次铺开。

  “找到了!”循着学生张杞炜的声音,其他几名同学凑了过来。拍照、上传、打卡,张杞炜的手机上很快收到了一则通知:“巡检目标:A037号界桩;巡检情况:一切正常。”很快,附近的6个界桩位置也被一一寻到。

  这群“数字打更人”,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的一个班集体。趁着周末,全班同学沿着中轴线,在天安门、景山公园、钟鼓楼等地完成数学作业——巡检中轴线上的界桩。

  作为古代重要区域边界的标志物,界桩与数学课有何关联?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将化身‘数字打更人’,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码北京中轴线。”在“中轴线数学建模”数学课上,广渠门中学数学老师齐雪然开讲。同学们依次上台,分享巡检故事。

  “我们组以天安门为原点,在坐标系上标注了周边6个界桩的具体位置。”学生周裕程说。

  “确定单位长度是难题,我们考虑过参考走路步数、路灯间距、地砖数量,最终通过AI和地图软件,才准确测算。”学生胡戬宸说,“实地巡检让我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接着,齐雪然请出了自己制作的数字人“助教”,介绍中轴线蕴含的传统文化及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了从坐标系建立到文化遗产数据分析,再到数字保护的教学方案,希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工程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齐雪然说。

  在广渠门中学,AI技术已深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生物老师王丹借助AI技术把热带雨林“搬”进教室;语文老师辛媛让孔子“穿越时空”与学生对话;在学校创客空间,机器人教室、3D打印室等一应俱全。

  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蔡雷表示:“作为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我们依循‘目标—主体—场景—反思’的应用思路,探索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

  数学课接近尾声,巡检钟鼓楼组的学生岳雨辰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上写下:原来课本上的坐标系真的能丈量历史,抽象的公式也可以奏出时空的交响,这或许就是数学最美的样子。

  湖北武汉光谷第十五小学——

  千年皮影的智能化升级

  记者 吴丹

  灯光渐暗,幕布亮起。

  “这位壮士,可愿分老朽一些干粮?”

  “老人家饿得紧?俺这有刚摘的野果。”猪八戒抽了抽鼻子,“您身上怎么有股烧焦的骨头味儿?”

  “胡说!”化身老翁的白骨精拐杖顿地。

  幕布后,机械臂和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的4名学生精准配合,托起皮影角色翩翩起舞。电子屏幕替代了传统幕布,机械臂代替了人手操控,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在智能皮影教室里融合。

  “同学们,看完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信息科技老师易芙蓉引导讨论。

  “人机协作太默契了”“老人家的机器配音很特别”“背景颜色过深,猪八戒的动作看不太清”……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

  “美工”喻梓涵边听边记,“皮影操作员”何芊芊、“编程员”刘裕洋也凑过来,“考虑更换背景图”“老人家的声音可以再苍老一点”“还可以增加猪八戒的哼哼声”。

  “类似的皮影课程,学校还有很多。”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惠介绍,学校以非遗为切入点,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

  课堂上的皮影技术不断迭代,源自学生的奇思妙想。“有学生提出操作手杆很难,想尝试像挖掘机那样进行液压传动,液压皮影由此诞生。之后,学生提出可以用平板控制机械臂操作,提高流畅性,还有人建议可以加个智能小车底座。”学校信息资源中心主任霍芬芳说。

  为什么选择皮影作为特色课程?“前期我们考察了多个项目,后来了解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皮影戏亟待传承,且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大。”校长吴林林说。

  依托皮影,全校老师展开跨学科教研,构建了“基础+拓展+研究”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中学习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在拓展课程里尝试用编程激活皮影,在研究课程上实践智能皮影剧的创编与展演。近3年,学生先后获得多项大奖;学校教师打造国家级优质课6节,省级优质课21节。

  当千年皮影遇上数字时代,古老的光影艺术在孩子们手中传承,更在不断创新。

 

  广东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校园实验室牵手前沿科技

  记者 程远州

  “猜猜看,一些古建筑为什么会在地震中墙倒屋不塌?”“因为榫卯结构?”

  在广东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数字制造实验室里,一堂面向初二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课正在进行。指导老师杨鹏辉说:“我们可以制作榫卯结构的高层建筑构架来验证。”电脑绘制图纸、3D打印结构、激光切割木板……同学们制作出10余层的木塔构架,并放置在三维振动试验平台上检验抗震性能。

  “这个试验平台是我和宋向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设计的,可以模拟地震波。”杨鹏辉说。在明德实验学校,像这样以人工智能赋能的创新实验室已建成18个,涵盖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多个领域。

  “如何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是基础教育需要探索的新课题。”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鲁江说,近年来该学校将传统课堂上的书本知识系统性地“嫁接”进实验室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前沿科技,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一所中小学的实验室为何能与前沿科技“牵手”?“深圳科创资源丰富,很多科技企业愿意与中小学合作共建实验室。”明德实验学校创新中心主任陶冶说,目前学校已经与数十家企业开展合作。在学校的航空航天实验室,有无人机、大型固定翼航模、模拟驾驶舱等先进教学设备。“运用企业提供的模拟飞行系统,学生们可以沉浸式感受飞行操控体验。”指导老师刘天生说。

  实验室课程与课堂内容,能否无缝对接?“实验室是课堂的拓展和深化。”在海洋资源实验室,陶冶打开大尺度沉浸式地理信息系统,地板上呈现出70平方米的超大投影。陶冶介绍,实验室老师负责提问和启发,学生们组成兴趣小组,自己寻找答案。目前,明德实验学校已经累计开发了430余门校本课程和600余门校外课程,打造涵盖科技、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的“课程超市”,学生可以线上选课。

  “我们希望探索一种资源跟着学生走、课程围着兴趣转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去创造。”鲁江说。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