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0日—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在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承办的“优促计划主题展”上,多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吸引了公众驻足。
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作为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是推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致力于整合政产学研用金各方资源,搭建转化生态伙伴沟通桥梁,促进医学前沿技术应用,为提升首都医药卫生科技水平、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活动上,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分别与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阿迪派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百洋医药集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达成合作意向,将在医学科技领域“政、产、学、研、医、金”协同发展,携手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刘利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此次合作能够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转化服务,探索新机制、新政策,构建更合规高效的转化路径,并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医学成果转化试点项目,为全国范围内的医学成果转化提供示范样板。
“生物医药领域已经到了源头创新的关键阶段。”百洋医药集团董事、总裁宋青介绍,此次合作,双方将着重在创新项目筛选辅导与成果落地转化上发力,借助百洋医药集团的专业资源优势,筛选具备创新性和转化潜力的优质项目。双方还计划探索设立专项基金,依托基金展开产业对接、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活动,加速推动有潜力的医学创新成果走向临床和商业化应用。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总编助理李晨玉表示,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线上+线下,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权威传播与促进平台,共同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促进成果转化有效落地。让有价值的创新“被看见”“被理解”“被采用”,同时,还要让公众成为科技普惠的受益者和支持者。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教科文卫事业部总经理兀柳燕介绍,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的资源,聚焦科技企业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于2024年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并首先在北京地区试点推广,全方位赋能首都医学创新进程,重点支持由优质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孵化的科技创新企业,助力企业跨越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引导金融资本向“更早、更小、更硬”领域延伸。双方将在多个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学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样板。(记者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