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当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空间碎片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穿梭,太空“交通拥堵”与碰撞风险已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严峻挑战。
11月26日,中科星图测控发布“星眼”太空感知星座计划,为破解太空交通管理困局提供了创新性路径,开创太空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术院长吴一戎,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煜、总裁牛威共同发布星座。
当前,国内外星座计划加速部署,在轨卫星数量激增。欧洲航天局(ESA)发布的《2025年太空环境年度报告》显示,在1毫米到1厘米之间的太空碎片已超1.4亿个,对太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在此背景下,《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航天发展总体布局。“十五五”规划提出,建设航天强国战略,加强太空等新兴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太空态势感知作为太空安全的基础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此次规划的“星眼”太空感知星座由156颗卫星组成,将搭载宽视场相机、红外相机、成像相机、电磁监视、多光谱相机、算力单元、智能处理软件等载荷。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球、响应迅速的近地轨道监测网络。
基于星图测控自主研发的“洞察者”空间信息分析基础平台和太空管理服务平台——太空云,对在轨的卫星进行跟踪、定轨和编目,监测空间碎片,分析卫星轨道数据,预测碰撞风险,为卫星提供精准、高效的太空交通管理数据服务支持,有效应对日益加剧的太空交通拥堵与碎片风险,为航天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据悉,“星眼”首颗试验星将于2026年上半年发射。作为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太空管理服务商的企业,星图测控此次推出“星眼”星座,不仅着眼于解决当下的太空安全痛点,更在构建“监测-预警-服务”的完整商业生态。(记者武玥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