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国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在规模体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产业也实现了质的跃升。
性能质量稳步提升,多家企业推出负载超500公斤的六轴机器人,国产机器人最长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12万小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自主品牌多关节机器人销量首次突破10万台,在总销量中的比重提升至60.9%。
产业发展迅速,但高端零部件以及操作系统、虚拟仿真平台等仍依赖进口,整机在易用性、智能化等方面与用户预期尚有距离,高端领域应用经验及高质量数据积累等有待加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智能化要求生产制造设备具备自适应、自主学习等能力,这直接驱动市场对智能机器人的巨大需求;绿色化要求制造业节能降耗,工业机器人能助力实现精益生产,减少物料和能源浪费;融合化则促进机器人技术与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还要求机器人行业与锂电、通信等行业的协同创新,这为机器人能力的提升、全新技术创新生态的建立创造了机遇。
展望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易用,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作者陈 丹,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记者李心萍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