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信CES2025发布全球首创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加速布局AI让生活更美好
首页> 家电要闻 > 正文

海信CES2025发布全球首创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加速布局AI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光明网2025-01-07 18:22

  美国当地时间1月6日,海信在CES2025开幕前夕举行发布会,全面展现海信基于完善的产业布局持续加速AI技术创新,从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到更可持续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为全球用户带来更美好的智慧生活体验。基于海信全新一代AI画质芯片和RGB-Mini LED芯片等技术突破,海信正式发布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突破光色同控的行业难题,在色彩表现和节能等方面实现行业引领,是百年电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海信CES2025发布全球首创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加速布局AI让生活更美好

  “回顾显示技术的百年长河,我们清晰地看到,电视从最初的黑白影像发展到如今的绚丽多彩,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光技术的变革驱动。”海信视像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炜在发布会上表示,依托于海信在AI画质芯片等领域的多年深耕,海信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从传统的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从单一的控光进化为光色同控的重大跨越。这一变革使得色彩更加逼真、细腻,细节更加丰富、清晰,同时在能效方面也实现了跨代领先,为全球液晶显示产业的创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在即将开幕的CES上,采用海信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全球首台116吋RGB - Mini LED电视将正式亮相,色彩表现全面超越QD-OLED,并已获得潘通色彩认证。

  今年CES上,海信以“AI Your Life”为主题,系统展示人工智能在显示技术、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不同场景的创新应用成果。“在海信,我们一直认为,当创新以有意义的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时,它最具影响力。”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副总裁、美洲区总经理David Gold在发布会上表示,从重构家庭娱乐方式,到创造更智能、更互联的生活空间,海信的人工智能技术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价值,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简单、便捷、舒适。

  在智慧家庭场景中,海信将人工智能与产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更加互联、直观、流畅的家居体验。海信的ULEDAI画质电视能够智能分析并精确调节色彩与清晰度,将观看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海信智能冰箱通过独特的保鲜技术使食物更新鲜,还具有智能存储和食谱推荐等功能;海信洗烘一体机可以根据衣物材质等智能调节洗涤参数,更加高效节能。海信智能空调智能调整温度、湿度,并无缝“链”接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

  此外,在智慧城市场景,海信旗下三电公司将在CES上展示的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衰减和使用自然冷媒时的驾驶舱内的安全性问题,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增强安全性。海信驾舱显示技术则重新定义了车载娱乐。海信AI技术也已运用于智慧能源产业,2024年加入海信的科林电气在CES上对外展示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改变家庭、社区和工商业传统电力消耗方式,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从家庭到社区到城市,海信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行业的未来。

  今年6月14日至7月13日,2025FIFA世俱杯将在美国11个城市举办。此次发布会上,David Gold正式宣布海信2025世俱杯营销主题为“Own the Moment”(此刻是我)。作为2025世俱杯首个全球官方合作伙伴,海信将与国际足联展开深度合作,为全球的球迷创造更加沉浸和精彩的观赛体验,创造更多有意义和愉快的时刻。据介绍,近年来消费者对大屏幕电视的需求激增,以美国市场为例,2024年在87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市场,海信电视销售量和销售额位居第一。国际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海信100英寸电视全球出货量占比高达63.4%,稳居第一,这已经是海信100英寸电视连续四个季度出货量位居榜首。(杜高)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