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伏产业发展新蓝图勾画成型 4家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
首页> 能源财经 > 正文

光伏产业发展新蓝图勾画成型 4家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2020-11-09 09: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吴 珊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多数制造业的前路蒙上了一层薄雾,但是,光伏产业在“十三五”收官之年的发展思路以及未来“十四五”的发展趋势,却是渐趋清晰。

  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家对于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视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光伏产业的新蓝图也勾画成型。

  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7.9%,比“十二五”末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光伏发电成为主要的发电类型,技术装备的制造水平也明显提高,成本快速下降,为新时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无补贴的平价上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将正式开局。“无补贴、不限量”将造就产业新格局,光伏龙头企业厮杀、光伏电站存量资产交易、国资加码入场等或将成为新焦点。长期蛰伏的A股光伏板块也随之迎来一场繁荣盛景。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使得国内的光伏发电具备了和传统能源直接竞争的能力,一些场景中甚至已经占优;加上光伏建设还是新基建和”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等产业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光伏行业中长期增长态势较为明确。

  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也能佐证这一观点,光伏行业逾六成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基本面良好,持续高景气,受益于需求回暖且第四季度抢装季等利多因素,光伏行业增长确定性强。

  截至11月6日收盘,共有24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到15家,占比62.5%。其中,双星新材、金春股份、拓日新能、伊戈尔、汇川技术、科华恒盛等6家公司均预计2020年年度净利润同比翻番。

  袁华明进一步指出,国内已经建立了具有全球竞争力、规模效应明显、上下游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前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行业集中度提升,经过洗礼的各个光伏细分行业头部企业未来几年会呈现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态势。

  “光伏行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较高的景气度。”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姚京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近期的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新能源的长远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另一方面,需求提速,光伏四季度步入抢装阶段,需求强劲带动板块全面开花整体复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6日收盘,共有31只光伏概念股股价翻倍,锦浪科技、上机数控、阳光电源、晶澳科技、福莱特、海南发展、中能电气、帝科股份等8只个股年内累计涨幅均超200%,股价持续上涨也令隆基股份、汇川技术、通威股份、三安光电等4只个股最新A股总市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东吴证券表示,“十四五”期间光伏和风电年均装机100GW,平价时代到来,新能源将从辅助能源逐步变为主力能源,光伏需求持续高增长值得期待;四季度为旺季,龙头份额快速提升,强者恒强明显,继续强推光伏龙头,重点标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锦浪科技、福斯特、福莱特、爱旭股份、林洋能源。

  袁华明认为,考虑到光伏板块近期涨幅比较大、比较猛,业绩和政策利好已经得到相当程度兑现,年前市场存在结构和风格调整的可能性,建议投资者等待年底市场方向确定后再寻机布局。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 银川至香港定期航班复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