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央企楷模”伏喜胜: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首页> 能源人物 > 正文

“央企楷模”伏喜胜: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来源:光明网2021-12-23 15: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2月22日下午,中国高铁润滑油第一人——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首席科学家伏喜胜走上颁奖台领奖。荣膺第六届“央企楷模”称号的伏喜胜感慨:“这么多年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团队始终初心不变、目标不移,就是要干一件事,把国家的润滑油技术解决了。”

  “这辈子我就干这件事!”。1987年,年仅19岁的伏喜胜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成为国家“七五”攻关实验——齿轮油添加剂攻关组的成员。当时,我们和国外至少有四五十年的差距。而国外对关键核心技术又严格封锁,攻关组面临的是没有标准、没有设备、没有方法,一切从零开始。攻关组从一万多个化学分子结构里进行筛选,再组合成不同配方,2年来尝试了100多个配方,全部以失败告终。

  四五十年的差距,不能用四五十年来追平。伏喜胜立下誓言:“这辈子就干这件事,要把国家的润滑油技术解决了。”

“央企楷模”伏喜胜: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在孤寂中坚守,屡败屡战,齿轮油攻关逐渐缩小着合成范围。1991年,编号为85544的第544个齿轮油配方,寄送到美国西南研究院后,终于通过了台架试验!这是我国第一个达到国际规格的齿轮润滑油配方。

  伏喜胜也成长为攻关组组长,他带领团队潜心向着添加剂单剂国产化这一“芯片”级技术进军。1995年到2003年,团队先后合成了含磷、硫磷、硫磷氮、硫磷氮硼等4种不同化学组成结构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分别解决了齿轮油通用、清洁、长寿命、抗磨、节能等一系列问题,获得润滑油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发明奖。这一技术终结了中国齿轮油及其复合剂市场被“洋油”垄断的历史。

“央企楷模”伏喜胜: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高铁齿轮箱油的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2017年9月21日,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出发抵达上海虹桥,我国由此正式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列高铁所用的齿轮箱油,正是由伏喜胜团队研发的。

  中国速度,需要中国润滑。高铁齿轮箱油一向被称作是润滑油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在高铁国产化过程中,齿轮油的国产化也是关键之一。

  2007年左右,国内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在建时,伏喜胜就关注到这个领域。他说:“高铁齿轮箱油的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人员,就是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润滑油公司的全力支持下,伏喜胜团队大胆创新,摈弃了国际上公认的高速轴承润滑机理,提出了高速工况下的沉积膜润滑机理。为了对其验证,团队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合成了100多种化合物,终于筛选出一种合适的添加剂,并能够大大延长油品与轴承的寿命。接着,筛选配方模拟试验200次以上,美国、日本、国内西南交大等各种台架试验20多个……最终,历经了9600多次大大小小的试验,在国产齿轮箱诞生之际,伏喜胜团队为其匹配上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齿轮油产品。

  在高铁齿轮箱油的助力下,中国高铁成为当之无愧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伏喜胜团队,也实现了从追赶国外同行的脚步,到打破技术垄断,并在世界润滑油领域拥有了发言权。

  “将一生都献给实验室”。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进程,伏喜胜带领科研团队紧紧围绕润滑油公司的“技术+服务+品牌”定位,相继发现和创建了四大润滑机理,发明了13类核心添加剂,三大独有添加剂复配技术,26种新型润滑油,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航天航空等七大领域。

  这些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显著提升了中国润滑油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使国外同类产品大幅降价。为获取润滑油行业国际话语权,伏喜胜带领团队先后制定或联合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提升了齿轮油的整体工业水平;共计发表论文63篇、专著7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其中3项获美国专利,全部实现工业应用。

  中国发展在加速,伏喜胜常说:“研发一时一刻都不能停,停下来就追不上了。”现在,他每天密切跟进我国将要大力发展的领域。新基建、城镇化……看到这些字眼,他第一个就想什么油可能最需要,哪些领域能够实现自主创新。

  54岁的伏喜胜还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能集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领域顶级的科研力量,“用15年的时间实现我国在润滑油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二是希望自己一直在一线干,“将一生都献给实验室”。伏喜胜坚守着这份信念,用一名科学家的执着不断耕耘,在探索更好的润滑油道路上奋力奔跑,为更快的中国速度加油助威!(晓悦)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