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岗一分钟 奋斗六十秒——记全国工人先锋号云南永昌铅锌勐糯选矿厂磨浮103班
首页> 能源人物 > 正文

在岗一分钟 奋斗六十秒——记全国工人先锋号云南永昌铅锌勐糯选矿厂磨浮103班

来源:光明网2022-05-09 18:03

  云南永昌铅锌勐糯选矿厂磨浮103班组建于2014年2月,主要工作任务是选别铅锌金属,主要产品为铅精矿和锌精矿。现有职工7名,其中,男职工4名,女职工3名。多年来,班组面对生产中的各种困难,从不畏惧,直面问题,通过一步步挖掘自身潜力,一次次攻克指标瓶颈,在奋力追赶行业最优指标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多措并举深挖潜 降本增效有成效

  降本增效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目标,皮肤黝黑的班长彭应涛说:“我们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靠的就是团队齐心协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他带领班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逐步提高各项技术指标。

  在摸清药剂成本下降上出主意。班长每天跟踪入选原矿品位变化,及时将信息提供至岗位人员,岗位人员结合信息,随时转换“频道”,不断摸索各种矿石品位的药剂用量适配性,做到药剂用量精准无误,在保证生产指标稳定的同时,实现指标提升与药剂降低的双赢,铅锌浮选药剂单位成本仅4.55元/吨,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

  在摸清钢球单耗下降上想办法。为实现最佳磨矿浓细度,班组不断优化钢球添加方式,从每周集中添加优化为每天按钢球耗适时添加,依据钢球配比逐步调整,确证磨机充填率能够保持均衡,钢球单耗由0.45Kg/吨下降至0.37Kg/吨,有效降低选矿加工成本。

  在摸清岗位任务及操作程序上下功夫。班组将浓细度检测岗位、给药岗位及取样岗位的工作任务优化分解,让班员牢固树立“在岗一分钟,奋斗六十秒”的工作理念,将班组岗位配置从9个优化至7个,有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全年可节约人工成本20万余元。

  全员对标攻难关 关键指标有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组注重方法,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将生产经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到岗到人,形成全员联动的工作氛围。通过“抓对标、保跟标、促超标”等举措的落实,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提升。

  “三个试验”促指标提升。开展铅精矿再磨再选工业试验,产出高品质铅精矿和混合精矿,但混合精矿难以实现有效的铅锌分离;继而开展铅精1中矿再磨再分选工业试验,试验产出铅次精矿和锌次精矿,但尾矿含锌偏高;再而开展铅精1中矿再分选工业试验,试验产出铅次精矿和锌次精矿,有效提高锌选矿回收率,2021年度由设计85%提高至90.3%,创建厂历史最好水平。

  优化药剂制度促指标提升。将硫化铅捕收剂由单一乙黄药更换为25号黑药与乙基黄药组合,硫化锌捕收剂采用全新组合药剂,停用搅拌桶1台套,浮选机2台套,罗茨鼓风机1台套,年度可节约用电80多万度。此外,有效降低尾矿中铅锌金属损失,金属综合利用率得以提高。

  “五小”活动促指标提升。班组积极开展小改小革、金(银)点子合理化建议,QC攻关、技术技能竞赛等活动。

  强化管理抓落实 班组安全有提高

  班组秉承“精益生产,安全优先”的原则,始终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通过加大教育培训、日常检查,用制度来规范班组职工的行为,促使班组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干净生产习惯。开展“今天的安全我做主,今天的现场我负责”轮流值班制,将安全自主管理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好536标准班会、CARC风控表、葡萄图、“三会一过程”等安全管理工具,适时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不断强化班组成员安全工作技能,从根本上提升本质化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班组安全生产。

  同心同向聚和力 构建和谐有力量

  新时代产业工人,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熏陶。班组自组建以来,一直注重培育班组文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组织集体活动,就近开展徒步、登山等比赛,还充分利用公司活动阵地和载体,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工作之余大家可消遣放松,加强交流、增进感情。班组成员家有喜事和难事,大家都会一起去帮忙。新职工进入班组后,班组会挑选最优秀的师傅来“传帮带”,让徒弟快速上手,并且都会很快的融入团队。班组还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先进管理经验、好人好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利用班会、企业微信及其他媒介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实现班组管理民主化和人性化。在这样和谐的团队中,职工已将班组当作一个“家”。

  通过扎实、有效的班组建设,全面提升班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竞争力,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班组先后荣获云南省质协“巾帼文明岗”、驰宏锌锗“5S金牌班组”、中国铜业先进集体、中国铜业“安全、干净”示范班组、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默默无闻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共创辉煌。磨浮103班以“学技练艺强素质,创新求强促卓越”为目标,同心合力、拼搏争先,在尝试中精华沉淀,在成长中淡定从容。此时此刻,他们仍然坚持着、努力着,以一个追赶者的姿态奋力向前奔跑,共创未来!(杨凤转)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 上海启动新城绿环水脉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摆脱线材束缚,将手机与充电板轻轻贴合,即可随放随充——手机无线充电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与静态系统相比,能量拾取端即车辆端的结构不变,能量发射端线圈则换成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
2023-03-20 09:51
该研究精细刻画了活跃、重复的快速射电暴,构建统一图景,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发现”,为最终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奠定了观测基础。浙江大学邱建荣团队、之江实验室谭德志团队、上海理工大学顾敏团队发现了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形成的新机制。
2023-03-20 09:52
中西部地区具有土地、绿电资源丰富,气温较东部低,数据与算力中心成本较低等优势,应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抢抓新机、加快发展。
2023-03-20 07:40
无论是全国两会前夕中央政治局对基础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都引起这些“打地基”的人高度关注。
2023-03-20 09:56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5日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谈。会后,王志刚与李家超共同出席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签署仪式并致辞。
2023-03-19 08:19
16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国家电网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
2023-03-1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