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个故事”缅怀铁人
首页> 能源人物 > 正文

“三个故事”缅怀铁人

来源:新华网2023-10-09 09:18

  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 题:“三个故事”缅怀铁人

  新华社记者熊言豪、强勇、任延昕

  今年10月8日是铁人王进喜诞辰百年纪念日。从甘肃省玉门市到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的一生留下闪亮的足迹和故事。在他的影响下,一代代新的铁人在神州大地孕育成长。

  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大庆,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

  1960年初,玉门油田,即将奔赴大庆的王进喜与依依不舍的母亲话别。

  王进喜捧住母亲的手说,这场石油会战是一场大仗,要是打赢了,更多的中国人就能有饭吃。临行前他跪在母亲面前,含泪给老人家磕了三个响头。

  出生于贫农家庭的王进喜,儿时起便经历了重重磨难:6岁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玉门油田招工,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1959年,王进喜(中)和工人们在井架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8年,王进喜带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959年,他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前往北京参会。

  彼时的北京街头,经常能看见车顶背着大煤气包的公共汽车在行驶。有人说,因为缺油,烧的是煤气。

  王进喜听了,一个人悄悄躲在一边,闷着头抽烟。后来他说,作为石油工人,眼看着国家的汽车没有油烧,背着个煤气包,实在不像话。

  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东北发现大油田。时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大庆油田因此得名。

  王进喜在工作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喜讯传来,王进喜立即主动请缨,千里迢迢奔赴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大庆,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让乌黑发亮的原油“哗哗”地淌。

  “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国家干好一件事,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王进喜说。

  “盆端桶提”保开钻

  1960年的大庆,荒原之上出现了这样奇特的画面——一支100多人组成的运水大军,一盆盆、一桶桶、一担担,用“盆端桶提”的原始方式,把水运往数里外的钻井场。

  原来是钻井所在地没有水源,但钻井却需要大量水配制钻井液。王进喜大喊一声“不能等”,带领工人找到冻了厚厚一层冰的“大水泡子”,凿冰取水。附近的老乡纷纷支援,几天几夜终于集齐了水。

  “不可能”“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的”……大庆油田铁人一口井教育培训基地负责人王绣峰说,很多国内外参观者了解这个故事后极为震撼。

  吊装设备紧张,王进喜带着30多名工人奋战3天3夜,愣是靠人拉肩扛把60多吨的钻机运到施工现场;发生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手划脚蹬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

  王进喜用血肉之躯奋力搅拌泥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背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注脚,传递出任何时刻,中国人百折不挠,必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信心。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石油人赢得了世界瞩目的石油会战,一举甩掉我国“贫油”的帽子。

  1965年,大庆人破冻土,铲积雪,兴建新油井。新华社记者李基禄摄

  2023年3月26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大庆油田仍然发挥着能源安全顶梁柱作用。

  昔日莽莽荒原,已崛起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石油新城。

  来到铁人队,就要长出铁骨头

  一年当中,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曾经270多天吃住在井场,在保障油气稳产的最前沿攻坚啃硬。

  1205钻井队是王进喜带过的队伍,是铁人精神发源地。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的部分队员在钻井平台上合影。新华社记者谢剑飞 摄

  距离大庆市区50公里外的一处钻井施工现场,钻机轰鸣,张晶和队员们的身影生龙活虎。“老队长的‘铁’作风激励我们打好每一口井。”张晶说。

  来到铁人队,就要长出铁骨头。张晶和队员们长期扎根一线,他率队成功挑战年钻井进尺上10万米,等于干了两个井队的工作量。

  面对油田可持续发展挑战,张晶带队率先挺进古龙页岩油这个为国献油的新战场。古龙页岩油开发难度高,一米厚地层里有上千个小层,又薄又脆,钻头穿行就像用吸管穿千层酥饼。张晶白天泡在现场,夜里和大家开会集思广益,最终克服了一系列难题,把古龙页岩油钻井周期从113天缩至最短9.98天。

  截至目前,1205钻井队在全国创造钻井纪录最多,钻井总进尺300多万米。

  在近日召开的大庆油田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暨新时代先进典型命名表彰大会上,张晶等8名来自油田一线岗位的职工受到表彰。

  大庆油田举行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活动。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60多年来,几代大庆石油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接力奋斗,为端牢能源饭碗不断作出贡献。

  在不同历史时期,大庆油田产生了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三代铁人,涌现了一批新时代英模群体。他们把自身命运与祖国利益、人民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了铁人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