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海拔最高5G基站建成并开通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世界海拔最高5G基站建成并开通

来源:光明网2020-04-30 1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提到中国移动全球通,不得不让人想起2003年53岁的王石登上珠穆朗玛峰后,中国移动全球通海报上的一句话:“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时至今日,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依然被很多人提起。

世界海拔最高5G基站建成并开通

  今天,中国移动与华为携手在珠穆朗玛峰6500米海拔的高度上成功建设并开通了5G基站。这是国内乃至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堪称人类通信史上的又一壮举!此外,F5G千兆光纤网络也实现了6500米的同步开通,珠峰走进双千兆网络全覆盖时代。

  2007年,中国移动在珠穆朗玛峰建立起第一座GSM基站;

  2012年,中国移动在珠穆朗玛峰又建起了3G基站,后升级为4G基站。

  2020年,中国移动在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建设并开通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

世界海拔最高5G基站建成并开通

  登顶珠峰到底有多难?

  珠穆朗玛峰根据2005年中国测绘局公布的数据高度为8844.43米。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由于下垫面的三分之一为冰川雪地,河谷多为沙石地,山多裸露岩石,因此气象情况特殊。高海拔和特殊气候使得征服它充满了危险。登顶珠峰也成为每位登山者爱好者的梦想之一。

  举个例子,电影《绝命海拔》是1996年的攀登珠峰遇难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由罗布·霍尔和史考特·费雪带队的两支探险队攀登珠峰的故事。不幸的是,他们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了特大风暴,在这场灾难中,8位登山者不幸丧生。在去年上映的电影《攀登者》中,讲述的就是1975年我国国家登山队第二次挑战珠峰的故事。

  登山尚且艰险,在珠峰上建设基站就更加“难上加难”。设备怎么上去,维护怎么做?这都是横在中国移动面前的难题。

  据了解,中国移动奋战数个日夜,共派出150余名员工负责建设与维护保障,对珠峰保障区周边177公里传输干线及沿线节点机房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加固,打通拉萨-成都核心网,在海拔5300米、5800米、6500米海拔高寒区域新增铺设光缆25公里,采用人挑牛驮的方式转运保障物资8吨,建成开通3座4G基站和5座5G基站,12名网络维护优化人员7*24小时值守,保障珠峰区域网络畅通、性能良好。

世界海拔最高5G基站建成并开通

  为什么中国移动会执着于优质网络的建设?在中国移动看来,网络在关键时刻就是生命线。早在2002年,128名游客在越南出海游玩时不幸遭遇触礁。在当时,只有一位全球通用户的手机有信号,凭借这部有信号的手机,他们坚持等到了救援。同年8月,8位大学生在井冈山遇险,凭借中国移动全球通,他们及时发出了求救信息,最终安全归来。2003年,4位摄影爱好者在长白山雪海中迷失,也是因为中国移动网络时刻在线,让他们平安归来。

  中国移动全球通20年匠心深耕,初心一直未变,在5G引领下,从漠河到三沙、从戈壁滩到珠峰,中国移动让优质信号覆盖中国每一寸土地,中国移动全球通专注于为用户打造最好的5G网络、极致的服务体验。(韩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